候鸟结伴迁徙。 记者/俞强年 通讯员/刘伟文 摄
(资料图)
9月中旬,雾霭笼罩着罗霄山。青翠朦胧的山色中,鸟语啁啾。记者与市林长办调研组驱车从县城往牛头坳行驰,途经田野、湿地,鸟影攒动。有不知名的鸟儿见人不怕生,看见路过的车子不急着飞走,怡然悠哉觅食。
牛头坳所处罗霄山脉中段,桂东县、炎陵县和江西遂川县交界处,南风面、齐云山、八面山等海拔超过2000米的高山环抱形成隘口,绵延几十公里,这一天然的隘口,即为“千年鸟道”。每年秋分前后,通道内会出现一股从西北吹向东南的强劲气流,气流沿着山势抬升,集结的候鸟休憩后借此飞越隘口,踏上南迁之旅。
“每年经过这里的候鸟有240余种、上百万只,其中受国家明令保护的稀有珍贵鸟类126种,受国家重点保护的有6目6科36种。候鸟群中,有来自欧洲的,还有来自非洲的。”牛头坳候鸟保护站工作人员邝青平介绍,由于这里海拔高、地势险、气温低、云雾浓、空气稀,迁徙候鸟长途跋涉到此地时已精疲力竭,往往在此地休息或觅食,有些候鸟甚至在此迷失了方向,因此经常有人乘机猎捕候鸟。
靠山吃山,历史上这里就有狩猎传统。山上的鸟堂(捕鸟人的窝点)和田地一样,成为当地农民重要的生产资料。有一段时间,捕鸟、打鸟、吃鸟之风炽烈,一天猎杀的候鸟最多时达3吨。2012年,媒体曾以“鸟之殇”为题予以报道。
林长制实施以来,当时林业部门、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开展候鸟保护巡逻与护鸟执法,从源头到市场严厉打击滥捕滥猎等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大力实施“鸟堂复绿”工程,在候鸟迁徙通道、停歇地、栖息地植树造林。在此基础上,炎陵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乡村民宿,过去猎户转型为护林员、民宿主,自觉践行“护山养山”职责。不久前,该县又推出林长令,明确对误入农田、鱼塘、水库及其他集体和个人承包生产经营区域觅食栖息的候鸟,要严格加以保护,不得随意驱赶和伤害,同时推出野生动物生态致害补偿机制,对迁徙候鸟破坏老百姓的粮食或其他的情况,进行有补偿。
“现在没有打鸟的现象了。我们倡导全社会护鸟爱鸟、保护生态,不少人纷纷加入‘护鸟’队伍中,护航候鸟平安迁徙。”炎陵县林业局副局长何建光介绍。
从牛头坳保护站路线到遂川县营盘圩环志站,再到桂东县南风坳保护站,来自湘赣两省的候鸟守护者志愿联合巡林护鸟。57岁的周新文是炎陵护飞队队长,他带领护鸟志愿者辗转于炎陵县神农谷、大院农场、下村乡牛头坳和江西省遂川县长坪乡、营盘圩乡、戴家铺乡等罗霄山脉千年鸟道巡护,“县城到下村乡60公里,到营盘圩100公里,有些地方车走不了,要步行爬山。”
“鸟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越来越多的候鸟云集,说明我们的环境越来越好。”周新文说,随着法律完善和人们保护意识增加,非法捕鸟现象已销声匿迹。现在不论是在“千年鸟道”上,还是在炎陵县城,都能看到鸟儿在蓝天下自由自在地翱翔。
万鸟翔集的场面,吸引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到此捕捉拍摄候鸟灵动瞬间。刘伟文是一名入行4年多的摄鸟爱好者,只要有时间就会来水塘边拍鸟。为了离鸟更近,更好地拍出候鸟的各种形态,他经常“躲”在帐篷里,擎着超长镜头的相机瞄准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外警觉的鸟儿,这样一待就是几个小时,最久的待过12小时。
“这两年来,炎陵县鸟类的数量和种类都有了明显增加,除了须浮鸥,黑翅长脚鹬、白腰草鹬、黑水鸡等鸟类也到此停歇。这些候鸟一般会停留三天左右,休息并补充食物,随后经鸟道继续南飞,到沿海地区或东南亚越冬。”刘伟文通过摄影,不仅传递着保护生态的理念,还帮助宣传炎陵地区的美丽风景旅游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