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在稳健货币政策持续发力、宏观经济整体向好、市场信心和预期加快恢复等因素带动下,多项数据创下新高,总量与结构均出现好转,信贷迎来“开门红”。
【资料图】
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73.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2.8个百分点。这一增速创下自2016年4月以来的新高,显示出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发力作用下,市场流动性充裕。
信贷方面,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同比多增9227亿元。尽管每年的第一个月都是信贷“大月”,但近5万亿元的新增贷款规模,创下自2001年以来的新高,仍超出了市场预期。
从结构来看,企业贷款是信贷增长的主要支撑。1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4.68万亿元。市场普遍认为,这一数据表明,随着经济基本面的恢复,企业贷款需求已经传递出复苏信号。
1月,狭义货币(M1)余额65.52万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3个和8.6个百分点,反映企业短期交易活动活跃度有所增强,发展信心和市场预期回暖。不少机构和专家分析认为,随着企业生产经营加速恢复,以及一系列“稳增长”“拼经济”政策持续发力,后续企业贷款有望保持增长势头。
在1月金融数据中,另一项受到市场关注的指标是居民存款。1月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同比多增3.0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占存款增量的比重超过90%。
居民存款“热情不减”,其信贷需求也依然偏弱。1月,住户部门新增人民币贷款257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新增341亿元,中长期贷款2231亿元,各项指标均出现同比少增。
有分析认为,全年信贷的不确定性或在居民这一侧。如何提振住户部门的信贷需求,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是今年金融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
专家表示,今年消费增速有望逐步修复至接近疫情前水平,但仍需包括金融政策在内的各项政策支持,以有序扩大金融支持消费信贷的规模,稳步降低个人消费信贷成本,助力消费恢复,提振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工具功能,有力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银保监会提出,金融政策要更主动地配合财政政策和社会政策,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同时明确要求,优化消费金融产品服务,鼓励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促进居住消费提升,为新型消费和服务消费提供信贷支持和保险保障……
自今年春节以来,核心CPI恢复性反弹,服务业PMI大幅上行,消费市场频频传递出需求复苏的信号。有分析认为,在消费信心回暖与金融支持扩大内需力度加大的双重作用下,随着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表的改善,后续居民信贷有望获得改善修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