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一生似乎被设定在世俗的模板中:孝顺的女儿、贤惠的妻子、慈祥的母亲。人们总会想当然去下定义、贴标签,但事实上,女人首先是人,其次才是个女人。


(资料图片)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记者走近不同年龄阶段的株洲女性,展现多元的、不被定义的女性样本。

袁向玲28岁

能随心地追求自己所爱是一种幸福

我是株洲人,目前在华中科技大学读博,两三年后博士毕业,我肯定过30岁大关。

不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大众认知中,社会对女博士贴了很多标签:长相普通、性格沉闷、不爱打扮……之前我在抖音上看到一个名校女博士的抖音,绝大多数评论都是质疑声:“博士还这么美?骗人的吧。”可见,社会对女博士的刻板印象有多根深蒂固。

研究生毕业后,我在单位工作了一年,发现比起每天重复高压的工作,我更喜欢做学术研究。于是,我决定考博。在学术这条道路上,没有性别的区别对待,只有十二分的努力才能有所收获。每天早上7点起床,上课、去图书馆,基本在晚上11点结束一天的学习。

忙里偷闲时,同学们经常约着一起打羽毛球、打卡网红餐馆。我的博士同学,20个人,4个男生。尽管婚介机构的相亲巨幅广告贴到了学校附近的地铁站,但到目前为止,班里只有4个人结婚,没人生小孩。

面对世俗意义上的“到什么年龄干什么”,大家都云淡风轻,第一关注点还是学业。我们普遍认为,人不一定要按照标准的模板生活,能随心地追求自己所爱是一种幸福。

晓燕 56岁

退休后,我把爱好变成职业

退休后,大部分的女性,跳广场舞、打麻将、近郊游、带孙是常态。我目前还不需要带孙,比起打麻将、跳广场舞,我更喜欢到处去走走。因此退休后,我把爱好变成了职业。

3月6日还在云南芒市,3月7日晚上11时回的株洲,第二天早上7时,我又出发了,和旅行团去了江西泡温泉。这就是我退休后开启的新事业——和朋友一起开了家旅行社。

我一直是个喜欢热闹的人,爱结交朋友,爱去不同的城市,感受不同的风景。在单位工作了几十年,工作忙起来时,我总是脚不沾地。节假日的旅行,是我释放压力最好的方式。

去年1月份正式退休后,我和朋友合伙开了家旅行社。当时也没有太多想法,主要是为了方便自己出去旅行,如果还能挣点钱就更好了。

干自己想干的事情,虽然累但也觉得很值得。去年,西藏、呼伦贝尔,还有周边省份的旅游景区,很多地方,都是我去了还想再去的地方。因为心境不同,看到的风景也不一样。

旅行团里有随行导游,但每次发团,我就是团里的“多面手”,给游客拍照、处理突发事情……旅行过程中,总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比如,去年那趟去呼伦贝尔,我们前后准备了1个多月,原本以为各项安排很圆满。哪想到,才下飞机,一个70来岁的游客走路崴脚后摔伤了,要住院。又如去云南这趟,有一个乘客在飞机上,突然说心脏不舒服……

总体来说,旅行的过程是愉快的,能玩能长见识,还能认识新朋友,何乐而不为?

喻芸 41岁

作为三孩妈妈,孩子们和我互相滋养

可能是自己特别喜欢小孩子的缘故,也可能是跟老公都是独生子女,小时候逢年过节家里比较冷清,羡慕大家庭的热闹场面,所以在生完2个儿子后,我还有勇气想再生个女儿。幸运的是,我真的有了一个小公主!

记得刚生完大娃时,我认为他就是我的全部,整天围着他转,与自己有关的事则通通排在后面,没有了爱好,没有娱乐,也没有社交。直到大娃一岁多时,为了能给他创造更好的成长条件,我和老公打算闯一闯,成了株洲最早一批开淘宝摄影工作室的创业者。

工作扩大了我的社交圈子,也让我认识了很多朋友。空闲之余,我可以和朋友们一起学习,一起逛街,一起旅游,一起探讨育娃心得。

事业顺利,爱情甜蜜,二宝随之降生,仍然是个儿子。可没想到几年后,意外的惊喜再次来临。我很想要个女儿,可万一再生个男孩怎么办?老公宽慰我说:“如果你想生,我们就一起面对;不想生,我也充分尊重你的意见。”

尽管那时我们的工作室面临发展瓶颈,我还是决定留下这个小生命。我挺着大肚子,学习服装搭配,钻研摄影技巧,凭借着品质和口碑,生意渐渐有了起色。

多子女家庭的养育,确实是件“痛并快乐”的事。大娃曾独享全家人的爱,随着弟弟妹妹的出生,他有很多的不适应。二宝和三妹年龄相差不到2岁,两人时而亲密无间,时而鸡飞狗跳。后来,我尝试着给每个孩子专属的时间,让对方感受到全然的爱。比如我会单独带大娃去徒步、爬山、骑行,当大娃的心理需求被极大满足后,他就有能量去照顾弟弟妹妹了。

作为三孩妈妈,有一些艰辛,但孩子们总是和我互相滋养、相互照亮。去年,我还考取了家庭指导师证书。

苏青慧 79岁

读书给了我底气,不用理会世俗

我来自云田乡美泉村,是一名退休教师。上世纪60年代,我是村里第一个走出去读大学的女子,这在当时看来,绝对是奇迹。

以前村里人都认为,女孩没必要读太多书,在家务农或者早早嫁人才是正确的选择。我的母亲虽是文盲,但也是一名思想开明的女性。作为家中老大,父母并没有因此“牺牲”我,让我去承担照顾弟妹、补贴家用的责任。

当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县城的初中,而为学费犯难时,父母倾其所有。母亲换了两篮鸡蛋带我拍了人生第一张寸照,父亲把织了好几年的三匹大土布换了30元。我用这30元读完了初中、高中、大学。

初中报到那天,班主任见我面黄肌瘦,12岁了身高不足1.3米,体重不到30公斤,担心我身体异样,自己掏钱带我去做了体检。在确诊为只是营养不良后,她帮我申请了助学金和学费减免。

在学校里,我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读书带来的快乐,让我忘却了寒窗的苦。

1963年参加完高考,我报了湖南师范学院,成为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女子。当我以老师的身份回到家乡教书时,惊喜地发现村里读书的女孩越来越多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学校的变迁,后来我进城当了一名中学老师,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让我获得了高级教师的头衔。

昔日我意气风发,走出一条与其他乡村女子不一样的路。退休后,我思念故土,如今又回归田园,做一名种菜养鸡、悠然自得的农村老太太。读书给了我底气,不用理会世俗,走自己的路。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