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北方地区冬季供暖季,能源保供进入迎峰度冬关键期。《经济参考报》记者1月4日获悉,国资委近期部署进一步高质量做好保供工作,对煤炭、发电、电网、石油石化和管网等中央企业,分类精准施策,激发企业积极性,全力提质增效保供应。

按照要求,煤炭企业要加快办理产能核增手续,做好生产组织的有序衔接,尽快释放先进产能;要带头执行电煤中长期合同价格机制,确保合同签约、履约、价格执行3个“100%”。

发电企业要把能源保供特别债资金用到“刀刃”上,多存煤、存好煤,确保顶峰发电有煤用、不停机;要在集团范围内高效统筹资源,支持所属西南、东北等地电厂应发尽发、能发满发,助力补齐当地供电供暖缺口。


【资料图】

电网企业要持续优化提升跨省跨区调度能力,引导用户错峰避峰,确保做到需求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底、严禁拉闸限电。

石油石化和管网企业要高效足额落实保供资源要求,加快储气设施建设,科学研判和积极应对极端天气导致的民生用气需求增加情况,确保供应稳定。

国资央企作为能源供应的主力军,承担了90%以上的油气供应、60%以上的电力供应及25%以上的煤炭供应。

2021年9月底以来,国资委组织全面打响能源保供攻坚战,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发电企业发行2000亿元能源保供特别债进行注资。同时,对承担保供任务的中央企业实施专项考核加分奖励和工资总额特别奖励,支持指导中央能源企业积极做好保供工作。

发电企业不惜成本采购电煤,有力确保用电高峰发得出、顶得上。2022年以来中央发电企业累计发电5万亿千瓦时,占全国比重63.1%,高于央企装机规模8.4个百分点,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

煤炭企业带头执行电煤长协机制,全力以赴增产量、稳价格。2022年以来,中央企业煤炭日均产量296万吨,同比增长7.6%,创历史新高。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2家企业带头执行电煤中长期合同,自产煤合同签约率达93.6%、履约率近100%,2021年以来累计让利超2400亿元。

电网企业加大跨区余缺互济力度,最大限度补缺口、保安全。2021年9月底以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2家企业累计组织跨区跨省支援3000余次、电量近500亿千瓦时。

石油石化企业加强调度协调,有效保障冬季用气供得上、稳得住。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等企业在确保气田高位运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加快海上气田建设,加大进口油气资源获取力度,2022年自产天然气达到1899.9亿方,同比增长7.1%;总库存达177.2亿方,同比增长17.2%,今冬明春1750亿方天然气资源保障任务全部落实到位。(记者 王璐)

关键词: 能源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