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误农时不负春。近日,在全国多个地区一幅幅春耕备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轰隆隆的大型农机来回穿梭,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施工热火朝天;麦田果园追肥施肥,田间地头里农户忙碌的身影渐渐增多;农技专家深入生产一线,更多农业技术进入寻常百姓家……随着春耕大幕开启,多家银行保险金融机构全力支持农业生产,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扩大保险保障覆盖面,多方面、多层次创新支农惠农方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加大信贷投放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春耕是稳产保供的关键一环。目前,多家银行正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提升资金保障水平,确保满足春耕备耕合理信贷资金需求,提升相关金融服务效率。

为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山东省博兴县庞家镇刘寨村的家庭农场经营者刘永吉早早就开始筹备各类春耕所需物资采买,但是春节前受多种因素影响,他的家庭农场出现临时性资金缺口。交通银行的“兴农e贷”给刘永吉解了围。

“万物复苏春天里,致富裕农正当时。裕农快贷送福利,三重‘金’喜轻松享,即日起至3月底参与测额、申贷、支用,即有机会赢话费优惠,年化贷款利率3.85%起,随借随还,全流程线上办理。”建设银行西安分行一位工作人员在朋友圈贴出了该行助力春耕的优惠举措。据她介绍,近期向她咨询相关贷款的农户明显增多。

农业银行表示,优先保障各地春耕备耕资金需求,提供贷款利率优惠、专属信贷产品、业务费用减免等支持,今年力争发放春耕备耕贷款1600亿元以上。

不止大型银行,许多地方的中小银行也积极助力春耕。例如,汕尾农商银行表示,主动对接“米袋子”“菜篮子”等系列培育工程,加大对春耕生产、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积极探索“银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合作模式。

消除后顾之忧

在春耕备耕的重要时节,农业保险提供的风险保障不容忽视。多地险企通过扩大农险覆盖面、创新农险品种、推动保险与其他金融工具融合等方式,助力春耕有序开展,消除农业经营主体后顾之忧。

针对春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风险点,险企在积极创新拓展保险品种。据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推出12种春耕农险产品,涵盖水稻、玉米、马铃薯、甘蔗、油茶等。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农作用,优化“保险+期货”。业内人士表示,应进一步推动金融工具融合发展,提升保险与信贷、担保、期货等金融工具的融合度。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负责人朱俊生表示,应提高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障水平,保费补贴方面适时向规模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在建立健全普惠性农业保险体系的同时,以指数保险等弥补传统农险产品的不足。

广东惠州首单耕地地力指数保险日前顺利完成赔付工作,中国太保产险广东惠州中支将335.34万元赔付款送到相关地力改良机构。据介绍,在保险期间内,土壤修复公司将在试点区域内进行地力提升工作,若检测指标达到合同约定的提升等级,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约定给付地力提升费用。

保障资金需求

2月以来,多地银保监局纷纷推进辖区内春耕备耕金融服务工作。

“助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近日,四川银保监局印发的通知要求,加强春耕生产信贷资金保障,扩大保险保障覆盖范围。

四川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优先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所需金融服务,重点支持三大主粮、大豆油料和“菜篮子”产品生产,向产粮大县倾斜配置信贷资源,强化对种业振兴、农业科技和装备、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点关键领域的信贷支持。同时,做好产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工作,进一步提高投保面积覆盖率,稳步扩大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宗农产品保险覆盖面。加快发展种业、大豆和油料作物保险,大力发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保证保险,探索开展种植收入保险等。

广东银保监局近期也联合广东省农业厅指导辖内银行开展信贷直通车“乡村行”专项活动,加大对农户以及种子、肥料、农药、农具、农业无人机等生产流通企业的信贷支持,实行优惠利率。在重点粮食和农作物产区网点设立春耕备耕金融服务专窗和绿色通道,做到随到随审、限时办结,加强网点人员配置,保障春耕生产所需资金及时足额发放。

河南银保监局提出全力守护“中原粮仓”。制定差异化信贷服务政策,优先信贷供应用于春耕备耕。积极支持农资供应、农业科技等资金需求。开展高标准农田综合保险试点。江苏银保监局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首贷扩面专项行动,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筛选出无贷户名单,逐户确定对接银行,明确时间表和任务清单。推广温室大棚、养殖圈舍、大型农机等抵押融资方式。

关键词: 保险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