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今年7月因“遣散多位投研人员”站在风口浪尖的嘉实基金,近日再次上演基金经理“大换血”。据公开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10月19日,嘉实基金旗下已有超50只产品出现基金经理变更,占比达四分之一。而除了人事“地震”外,近三年的产品业绩方面,在少数产品跑赢同类平均的同时,多数主动管理的权益类基金和债券型产品则表现平平。由此,“新十年”投研体系战略升级究竟是“穷则思变”,还是“锦上添花”,也备受关注。

01、1天8只产品

投研人才变更再现

据证监会最新披露显示,10月19日,嘉实基金披露旗下8只基金(份额合并计算,下同)的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涵盖5只债券型基金、2只混合型基金以及1只股票型基金。其中,4只债券型基金和1只混合型基金为新增基金经理,新增包括赖礼辉、尹页、刘宁共三人。

与此同时,嘉实稳固收益债券出于业务调整的原因解聘了曲扬,嘉实新起点灵活配置混合也以同样原因解聘王茜、尹页,并同时增聘刘宁。另外,嘉实低价策略股票基金经理李帅则因个人原因离任,由栾峰接棒。

而根据相关变更公告披露的从业经历不难看出,虽然上述新“接棒”的各位基金经理均具备10年以上的证券从业经历,但除了刘宁有较为丰富的公募基金“实战”经验外,尹页的管理年限刚满2年,赖礼辉和栾峰更属于“新官上任”,分别从今年8月和10月开始管理公募基金。

对于上述情况出现的原因,嘉实基金方面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此次较大范围调整基金经理主要涉及两大方向:一是将产品增补或调整给绩优基金经理管理,二是将基金产品匹配给相应风格的投资战队。但无论是投研战略升级,还是基金经理调整,最直接的目标是巩固和提升现有投研团队作战能力,继续提升基金业绩,最终是让投资者受益。

据知情人士透露,嘉实“新十年”投研战略于今年6月左右启动,将覆盖全市场赛道、行业赛道、大周期股债联动投研团队,并深化对科技、大健康、消费和制造这四大最能代表中国经济发展方向的基本面研究。

事实上,这也是继今年7月下旬之后,嘉实基金旗下产品再度出现密集变更基金经理的情况。据了解,自7月21日至8月1日不足半个月时间内,嘉实基金旗下共出现12只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基金经理变更,其中还包括嘉实医疗保健股票、嘉实消费精选股票等市场热门产品。

在此之前,即7月初,更有市场消息传出“嘉实基金拟大幅裁减投研人员”等相关消息。随后,嘉实基金方面表示,为公司“新十年”投研战略升级所进行的人事变更。但不可否认的是,自年初至今,嘉实基金旗下基金经理的变更持续不断,且自6月开始越发频繁。据公开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19日,年内嘉实基金旗下已有56只基金先后出现过基金经理变更,在同期的200只产品中,占比超过四分之一。其中,6月之后出现变更的基金多达40只。

02、内部调整为主

多位老将年内离任

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一家基金公司而言,投研人才的更迭固然是常事,也是不可或缺的。但如此快速且大面积的变更背后是否有别的因素,且是否有利于基金公司及旗下产品的正常运作仍待商榷。

针对基金经理频繁变更的情况,北京某基金行业研究人士表示,A股市场自2019年以来,结构性行情凸显,公募基金的“赚钱效应”也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行业,从而导致基金经理的业绩分化较大。不排除在优胜劣汰的考核机制下,长期业绩表现不佳成为部分基金经理变更的主要原因。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指出,一方面,当前基金经理的考核较为严格,部分业绩考核表现不佳的基金经理也可能遭遇免职或变更。另一方面,当前一位基金经理最多只能同时管理10只产品,在数量限制下,多余的产品需要转交他人管理。此外,当基金公司拟任明星基金经理为新发产品基金经理之时,也可能让其从旗下部分在管产品中离任。

从对于基金公司的影响上看,一位公募基金从业人士坦言,若基金公司旗下产品大面积出现基金经理离任,且主要为个人原因离任,则不排除将对公司的投研等造成影响,但如果主要出于产品布局或发行等内部调整考虑,则影响较小。北京商报记者统计上述提及的56只基金的变更情况发现,除仅增聘基金经理的20只产品外,其余36只存在解聘基金经理,或兼有增聘和解聘基金经理的公告中,解聘原因为业务调整的达32只,占比88.89%,由于个人原因解聘的则仅有4只产品。

不过,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0月19日,年内嘉实基金旗下出现离任,且目前未有公募基金产品在管的基金经理多达8位,在全市场可统计的142家基金公司中居首,其中还包括齐海滔、邵秋涛、蔡德森等在嘉实基金任职超10年的老将。就8位基金经理离任后是否还在公司任职,以及最新情况等,北京商报记者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前,暂未收到相关回复。

03、短板隐现

“新十年”发展待考

“新十年”投研战略升级的明确,以及年内持续不断的内部人事调整,无不透露出嘉实基金提升投研能力的决心。而施展这些动作的原因,或可从近年来嘉实基金旗下各类产品的业绩表现和规模变化中找到蛛丝马迹。

以二级分类为例,对比近三年的平均业绩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9日,嘉实基金旗下可纳入统计的61只主动管理的股票型基金及混合型基金(份额分开计算,下同)中,除21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以平均69.17%的净值增长率跑赢同类平均的67.39%外,14只偏股混合型基金、21只灵活配置型基金、3只偏债混合型基金以及2只平衡混合型基金,均不同程度地跑输同类平均业绩。其中,灵活配置型跑输14.15个百分点,平衡混合型跑输13.09个百分点,偏股混合型和偏债混合型也分别跑输9.75个和2.16个百分点。

相较之下,各类主动管理的债券型基金的长期业绩也表现平平。在同一统计标准下,17只中长期纯债基金近三年的平均净值增长率约为14.02%,略高于同类平均的13.43%,3只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平均为13.26%,低于同类平均1.93个百分点,此外,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的同期平均收益率则达到18.7%,高于同类的17.36%。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近三年旗下主动产品业绩的“默默无闻”,作为“老十家”之一的嘉实基金,在公募权益类基金得到大发展的当下,非货币基金规模也出现了逆势下滑。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嘉实基金旗下非货币基金规模(剔除ETF联接基金市值)约为2593.6亿元,较2019年末的2643.27亿元,下滑1.88%。与此同时,货币基金规模则由2481.12亿元上升至3133.68亿元,上涨26.3%。此消彼长之下,嘉实基金截至今年上半年末的货币基金规模占总规模的比例也高达54.71%,为“老十家”中最高,超过鹏华基金的53.42%,其余8家则均在50%以下。

而纵观近年来嘉实基金的产品结构也不难发现,这位成立超过21年的公募“元老”,已从最初的权益类基金遥遥领先,到如今货币基金逐步占据“半壁江山”。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四季度末,股票型基金叠加混合型基金的规模仍占比达52.3%。但自2018年二季度末,货币基金首度占据总管理规模的50%之后,除2019年四季度末以外,剩下的7个季度末中,其“霸主”地位难撼。

“对于头部机构而言,规模大是一方面,业绩强则是另一方面,大并不一定能代表强。”前述公募基金从业人士感叹,“因此,头部机构还是要持续关注并做好旗下产品的业绩才能保持优势。”

杨德龙也表示,当前公募基金行业分化明显,头部机构最主要还是提高自身的投研能力和产品业绩,不辜负持有人的期待。同时,也要提升公司的品牌价值和知名度,并做好渠道资源的维护,从而保持竞争优势。

从6月至今,嘉实基金“新十年”投研战略升级的启动时日尚短,未来如何发展,又会带给嘉实基金怎样的变革,将交由时间验证。

关键词: 嘉实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