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次通过MLF报价及公开市场操作释放出强烈信号:直至今年年底,监管机构大概率不会再出台宽松货币政策。
11月23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开展400亿元逆回购操作,当日实现净投放400亿元。
11月份以来,央行在公开市场频繁投放:wind数据库资料显示,本月前三周的15个工作日中,央行在其中12个工作日都进行了逆回购操作,累计投放金额11700亿元,同期逆回购到期资金13800亿元,实现净回笼2100亿元。
同时,11月16日,央行开展8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创下单日MLF规模新高。11月MLF到期量为6000亿元,释放中长期资金规模2000亿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近期监管层在多个场合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好于预期,这意味着,“短期内没有下调政策利率的需求”。具体来说,在保持货币流动性上,央行会优先选择通过MLF操作,阶段性地向银行体系注入中长期流动性,这意味着年底前降准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考虑到接下来几个月政策利率调整的可能性也很小,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将持续处于‘观察期’。”
但进入12月,年末流动性压力将进一步凸显。市场普遍预计,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将会提高频次。
在本周的剩余4天中,公开市场就将分别有500亿元、1000亿元、700亿元、800亿元的逆回购到期,累计3000亿元。
“稳”字当头
2020年下半年以来,货币政策逐渐从“宽”转向“稳”。具体到流动性呵护上,央行通过加大力度使用“逆回购+MLF”政策组合操作,从短期和中长期资金面入手,而非此前通过降准释放长线资金。
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例,时代周报记者整理wind数据库资料发现,8月份、9月份、10月份,央行开展逆回购操作的频率分别为20个工作日、26个工作日、12个工作日,月度操作总量分别为20000亿元、24700亿元、9300亿元,有力呵护短期流动性。
MLF方面,自8月以来,央行已连续4个月到期超额续作,增量资金分别为1500亿元、4000亿元、3000亿元、2000亿元,操作利率维持不变。
“MLF连续4个月超额续作,意味着央行有意调控以同业存单利率为代表的中期市场利率上行势头,避免中长期流动性过度紧张。”王青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认为,自6月监管层要求压降结构性存款以来,作为替代品种,银行同业存单发行“量价齐升”。10月,1年期股份制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均值达到3.15%,较9月上升13个基点;进入11月,该指标继续上扬,11月19日,1年期股份制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升至3.29%,创年内新高,并已明显高于1年期MLF操作利率。这表明,在四季度银行压降结构性存款任务依然很重的前提下,MLF已经成为替代性的资金来源。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认为,由于目前MLF操作利率低于市场利率,央行大规模开展MLF,有利于银行适当降低负债成本。因此,只要央行释放充足流动性,银行负债成本就相对可控。“未来仍将推动金融让利实体经济,银行利润方面则可能表现为缓慢增长。”
另一方面,今年,金融机构1.5万亿元让利目标能按时实现,也使政策缺乏进一步加码的动力。
央行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9.6%,连续7个月创有统计以来的新高;2020年1―9月份,普惠小微贷款增加3万亿元,同比多增1.2万亿元;9月份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平均利率为4.92%,比去年12月下降0.96个百分点;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3128万户,同比增长21.8%。
此前,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央行吹风会上表示,数据显示,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继续呈现“量增、面扩、价降”的特征,融资需求在增强,“说明当前的贷款利率水平是合适的”。
年内全面降准几无可能
从上述央行操作和表态看,央行意在维持货币政策稳健,保障市场短、中、长期各期限的资金需求。
11月18日,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公开表示,总体而言,我国目前市场利率水平低于自然利率均衡水平。这会带来某种程度的扭曲,导致资源分配到一些低效率领域,从而产生一定程度的道德风险。从这一角度看,他个人认为现在并无多少空间降低利率,央行保持常态化货币政策具备某种程度的理论支撑。
颜色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认为,近期长端利率出现大幅上升,主要诱因在于信用债违约事件。随着政策措施推出、事件影响平息,长端利率还是会降下来,但下降空间较为有限,“10年期国债活跃券的收益率,可能会从3.35%的近期高位回落至3.1%―3.2%的水平”。
“每年年末到春节前夕,都是一年中流动性压力最大的时候。”珠三角某国有四大行地区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由于税期叠加银行年末考核、企业年末付款以及居民消费需求,央行都会在年末呵护流动性,使其处于合理水平。但今年出现信用债违约事件,市场长端利率高企,央行“上调利率担心资金空转,下调利率又没有空间”。
该负责人预期,从12月到明年春节前,央行仍然会加量续作MLF,并持续通过逆回购补充流动性。“至少到明年上半年,我认为不会出现政策利率调整、全面降准等政策操作,但不排除定向降准的可能性。货币政策操作还是以稳为主,货币政策正常化也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颜色对时代周报记者预测,信贷和流动性出现边际收紧,最早也要到2021年一季度末后。时代周报记者 王心昊 发自广州
关键词: 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