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际金融报》长三角日报与华略智库共同编制的《长三角高质量营商环境指数报告》重磅发布。

营商环境是区域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融资环境、社会环境等诸多“软实力”的综合体现,是衡量一座城市或区域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次报告的发布,旨在全面研究并比较长三角各省市在营商环境方面的现状和潜力,以期为各地增强核心竞争力提供借鉴。

根据报告,2020年长三角营商环境排名前五位分别为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合肥,整体排名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保持一致。

从总体水平看,上海龙头效应明显,浙江占领前十半数,江苏头部虹吸明显,安徽区域实力均衡。其中,上海市得分为92.15,浙江省平均综合得分73.17,江苏平均得分71.23略高于三省平均分,安徽平均68.39略低于平均水平。

具体到城市,除上述五个城市外,宁波、金华、温州、嘉兴、无锡依次占据榜单第六至第十位。第二梯队分别为湖州、常州、台州、滁州、镇江、宣城、池州、绍兴、盐城、南通,第三梯队分别为芜湖、扬州、安庆、舟山、马鞍山、泰州、铜陵。

上海:实力满圈亦有短板

上海是长三角营商环境的示范标杆区域,对周边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非常明显。在总体排名中,上海以92.15分位居首位,五项一级指标中,公共服务、人力环境、金融环境均以超90分高分居首,尤其是人力环境,得分更超过第二名16.31分。

同时,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突出。苏州之所以与省会城市合肥、南京、杭州共居前五,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近居上海的区位优势,使得各类优质资源要素互联互通更为便捷,市场环境、创新环境等方面对沪承接效应更为明显。同时,周边非区域中心城市嘉兴、无锡等地跻身前十,近沪优势外溢十分明显。

不过,报告也显示,相较于其他方面,上海在科技投入方面的优势尚不凸显。虽然上海的创新成果在长三角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但制度投入方面表现有待进一步提升,主要体现为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占比不高,且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亦有提升空间,2009年至2018年十年间,上海的研发经费累计投入与浙江大致持平。

江苏:头部突出内部分化

报告显示,江苏省营商环境整体高于平均水平,但各区域内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一方面,南京、苏州引领沿江、环湖区域营商环境高水平发展。南京以82.33分位居长三角第二位,苏州以80.57位居第四,基本与杭州处于同一水平,尤其是市场环境、创新环境方面表现突出。

以创新环境指标为例,苏州各分项指标得分超过90分,超上海4分,以绝对优势拔得头筹。其中,制度投入方面,苏州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比重7.8%;区域创新方面,苏州科创板上市企业营收仅低于上海,远高于杭州、南京等其他城市,同时,苏州专利申请数约为上海的90%,区域创新成果相当丰硕。

另一方面,苏南、苏北平均水平差距明显。由于政策偏向、外商投资、工商业基础等各种原因,苏南苏北之间的社会经济差距在营商环境各方面同样显现。盐城、镇江、扬州、泰州均位居第二梯队后列及第三梯队。

以金融环境为例,除南京与苏州两城市,其他区域与浙江差距较大,与安徽水平相当。此外,在公共服务方面,江苏省税收占GDP比重及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占比相对较低,尤其是扬州、盐城等地,导致政务环境分数略低于浙江及安徽。

浙江:多元发展整体较强

浙江营商环境整体实力较强,多区域发展格局已经显现。

报告显示,浙江营商环境平均分为72.17,位居三省之首。同时,浙江有五大城市跻身长三角前十,分别为杭州排名第三,宁波、金华第六、七位,温州、嘉兴第八、九位,均位于杭州、宁波两大区域中心及周边,区位较为集中。相较之下,台州、绍兴、舟山由于市场环境得分不高,与其他城市存在差距。

值得关注的是,浙江四个经济强市营商环境均有所长。全省政务环境、制度投入等方面最为优异,其他指标相对领先均衡。分地理区位看,杭州主抓浙西北,宁波稳定浙东,温州立足浙南,金华坐镇浙中,四个区域中心营商环境在长三角均位居前部,更是在分项方面亮点纷呈,如杭州及宁波的创新环境、金华的公共服务、温州的市场环境都在整个长三角表现抢眼,整体较为多元、均衡。

以公共服务指标为例,浙江领先优势突出——以杭州、金华、嘉兴引领,湖州、温州、舟山紧随其后,仅台州在三省平均水平之下。基础设施及政务环境均表现优异,尤其是政务环境方面,湖州、金华、舟山在长三角具有标杆效应。

安徽:奋起直追潜力巨大

整体来看,安徽省与江浙沪在营商环境方面存在一定差距。除省会城市合肥一枝独秀外,具备引领带动作用的头部城市数量相对不足。同时,尽管合肥综合评分相对靠前,但与南京、杭州略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创新环境、金融环境、公共服务均有较大提升空间。

此外,安徽省多数城市位居中游,区域差距相对较小。芜湖、马鞍山、池州、宣城等地得分差距基本不大,均在长三角三省平均分水平上下,铜陵、安庆相对落后。总体来看,由于第一梯队城市不足、后部城市偏多,造成全省营商环境得分相对较低。

就短板而言,安徽在基础设施、金融环境等方面的短板较为明显。

基础设施方面,滁州、池州、宣城等地政务环境分数领先于其他省市(与企业总数、GDP总量较小也有相关性),但基础设施分数排位靠后,仅高于浙江舟山地区,主要原因是重点交通枢纽不足、信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较低。

金融环境方面,合肥市由于金融基础薄弱,融入长三角城市群时间较晚,其经济总量相对于其他中心城市略有差距,金融发展得分仅与嘉兴、绍兴相当,对全省其他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较不明显,资本要素市场有待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

不过,安徽省也有自身的亮点。例如,合肥的市场潜力分极高,经济活跃度较高与市场潜力发展空间极大,由此也拉高了安徽省市场环境的整体均分,在该领域,江苏和浙江并未与安徽拉开明显差距。

一体化态势明显

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持续推进,这一点在营商环境领域也得到充分体现。

以市场环境为例,在该项指标中,上海以86.64分拔得头筹,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均分为73.34、71.30和68.30分。长三角三省平均差距较小,显示在以统一的市场准入、法制和服务环境为目的的努力下,长三角一体化共同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已取得成效。

金融环境方面,区域协同正在释放出巨大能量。江苏、浙江、安徽该项指标的平均得分分别为65.24、64.98、62.59,水平基本相当。虽然与上海仍有一定差距,但这种差距也将越来越小。

同时,江浙多中心均质化趋势明显。浙江的杭州、宁波以及江苏的南京、苏州均为区域经济中心城市,金融环境质量较高且细分指标评分均衡,金融环境建设较省内其他城市质量更高。江浙各中心城市辐射效应明显,带动周边城市金融发展分数都处于均衡水平,体现了金融作为特殊的生产要素,具有自由流动使得资源达到最优配置的特征,放大重点城市辐射效应更具意义。

此外,还有一些特点值得关注。

例如,2019年,长三角GDP排名前八位分别是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合肥、南通,与本项人力环境排名前八位完全一致。报告认为,这表明人力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关程度超过其他几项营商环境评价指标,进一步说明要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高层次人才的相互赋能、共生共融是必要条件。

令人高兴的是,长三角人才集聚效应正逐步形成。数据显示,长三角研发人员数量从2010年的73.85万人逐年增加至2018年的135.35万人,年均增长7.87%。每万人中研发人员达85.44人,显著高于全国47.09人的平均水平。

再如,江浙皖多数城市创新环境仍处于培育阶段。在纳入统计的27个城市中,仅有5个得分80以上,浙江、江苏多数城市基本排名前19位,但70分以下城市得分差距不大,说明在头部城市强势虹吸创新资源要素的情况下,寻找特色的创新产业突破方向仍需要较长过程。

关键词: 长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