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7日,水滴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所上市了。但水滴上市首日收盘重挫19.2%,5月10日,水滴公司继续下挫,上市以来暴跌近30%。从资本热捧到资本纷纷出逃,水滴公司到底有何隐忧?
水滴公司由于处于寿险和健康险这一极具潜力的赛道,加上其快速增长的用户数量,从创立开始,仅仅数年间,就先后拿到腾讯、蓝驰创投、创新工场、高榕资本、IDG 资本、美团点评、中金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的融资,被受··资本热捧。
2021年5月7日,水滴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所上市了。但水滴上市首日收盘重挫19.2%,5月10日,水滴公司继续下挫,上市以来暴跌近30%。从资本热捧到资本纷纷出逃,水滴公司到底有何隐忧?
信誉危机频繁 负面形象印象仍深刻
公众对于2019年水滴筹经历的舆论危机仍然印象深刻。继虚假资料筹款、某相声演员"骗捐"等信誉危机后,2019年一则扫楼筹款的调查视频将水滴筹瞬时推上风口浪尖。尽管水滴公司的创始人沈鹏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水滴筹并非水滴的全部,只占公司业务的一小部分。但那场舆论危机带给水滴的品牌影响仍未消散。
增产不增收压力较大
水滴公司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尽管水滴获取用户和变现的能力都很强,但是却面临增产不增收的问题。
水滴给自身的定位是一家保险与健康服务科技平台,水滴保的保险经济收入是水滴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贡献了近九成的收入。
水滴公司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水滴累计的保险用户数达到7940万人左右;累计的购买保险用户人数达到1920万人,2018-202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超过200%。
通过"水滴保"平台产生的首年保费(FYP)收入从2018年的9.72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44.26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285.25%。
随着保险业务用户和收入的增长,水滴公司的整体营收也大幅增加。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28亿元,同比实现翻倍。
尽管水滴公司营收同比翻倍,但亏损逐年扩大,盈利能力饱受市场质疑。2018-2020年,水滴公司始终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在不断扩大。
虽然水滴公司的收入能力不断增加,但盈利能力始终没有改善,究其原因主要因为水滴筹和水滴互助为水滴保贡献的流量比例一直下跌,使得水滴公司的不得不从外部渠道获客,从而导致获客成本大幅提升,第三方渠道的导流占比则从2018年的1.9%跃升至2020年的44.9%。也正因为此,从水滴的成本构成来看,占据大头的销售和营销费用在一路增长。
同时,从2018年到2020年,水滴公司的流量入口——网络互助对于水滴公司业务的贡献能力一直在减弱,水滴互助带来的保单转化率逐年下降,这让水滴公司的"变现可持续性"受到市场质疑。
业务模式不再稳固
水滴公司的业务由水滴筹、水滴互助、水滴保险三大板块组成。
尽管水滴公司没有大保险公司的知名度,但水滴筹、水滴互助、水滴保险商城(水滴保)三个事业群,却组建了一个生态完美的闭合产业链——其中,与患者直接打交道的水滴筹最关键,这个产品不仅是用户流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流量转化为其他两个产品用户的基础。
银保监会2020年9月发布的《非法商业保险活动分析及对策建议研究》,明确提到"网络互助平台,本质上具有商业保险的特征"、"会员数量庞大,属于非持牌经营,涉众风险不容忽视"、"部分前置收费模式平台形成沉淀资金,存在跑路风险"。此外,网络互助平台监管缺乏制度依据,处于无主管、无监管、无标准、无规范的"四无"状态。
2021年3月26日,水滴宣布旗下水滴互助平台于3月底升级,原平台互助计划将于3月31日终止。监管趋严,水滴互助被迫关停,缺失了重要的圈人业务和中间过渡环节。水滴致力打造的"保险+健康服务"生态愿景,三级火箭业务线断裂,业务模式必然不再稳固。
水滴公司一直在公益还是生意,保险还是众筹,之间摇摆不定,外界对其定位的认知也模糊不清。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水滴公司的业务模式,决定了它既不能抛开众筹;因为要保证收益,也不能放弃保险业务,因为这是变现的办法。这使得水滴不能单纯的"做生意",同时也无法专注于做公益。
摇摆不定的定位,决定了业务形态与公司前景的不可预估与判断。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商业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