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品工具用起来。
“像我们这种规模较大的贸易公司实际上在生产经营中隐含着巨大的风险,如果说我们没有用好套期保值工具,我们每天都在很大的风险当中裸奔。”杭州热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劳洪波如是称。
亨通集团上海贸易公司总经理兼亨通集团期货集采部专家顾问陈春亮对第一财经分享实践经验称,作为中游制造企业,该公司建立了一个系统的交易框架,通过金属量平衡表计算预计中标订单的金属量和应套期保值的金属量,然后选择去税与否、套保类型、价格区间、风险偏好以及修正系数、操作建议、个性化需求等因素进行套期保值,在此前大宗商品涨价潮中因采取了套期保值,原先的销售订单不仅未受影响,反倒有所获利。
虽然实体企业运用期货工具参与套期保值的情况越来越多,但是总的体量上仍然是少数,参与其中的也多数为大型企业,小企业参与较少。
而自去年以来大宗商品掀起一波涨价潮,利好于上游企业,但是给中下游企业带来一定的冲击,若受影响的中下游企业没有应用衍生品做保值则可能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5月份以来,监管层多次出手稳价保供,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落。
大宗商品这轮涨价潮无疑给市场带来了一个思考,就是面对期货市场的波动,实体企业有进行套期保值的必要性,以及应如何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套期保值?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企业利用衍生品工具时,应坚持为生产经营服务的初心,而不是当成投机工具,企业应关注采购的原料与卖出的产品之间的价格管理关系,根据原材料在成本中占的比重来选择一个比例参与套保。
监管出拳稳价保供
因一轮迅猛的涨价潮,大宗商品在一段时间成为市场的聚焦点,也成为监管层的聚焦点,目前已有所回落。
去年三四月份左右,多数商品期货品种启动了上涨行情,其间也有过震荡回调,但整体趋势是一路上扬,强劲品种则是陡坡快速上涨,至今年5月中旬,部分品种创出历史新高。
以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5月12日期间来看,56个品种处于涨势,仅仅6个品种下跌。52个品种涨幅超过10%,30个品种涨幅超过50%,其中黑色系、玻璃、有色金属等品种的涨势最为强势。
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对不同产业链的不同阶段影响并不一致。
在云南铜业(000878.SZ)营销结算部主任张剑辉看来,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对上游开采行业利好;对于冶炼行业的影响较为中性,因为基本上冶炼行业会把加工费锁住,原材料价格的涨跌一般带来的影响较小;但是,大宗商品涨价对使用这些原材料的下游行业的冲击比较大,因为直接的影响就是成本往上涨,又因这些涨价的原材料只是公司原材料的一部分,所以可能较多企业没有大规模地使用套保工具所住风险。
“从市场反馈来看,下游企业对大宗商品的涨价反应比较激烈,行业利润收到较大的影响,甚至可能有些企业面临亏损。”张剑辉称。
据第一财经了解,目前已有一些制造业企业因为行业原材料涨价且原料供应及其紧张,成本已经超出企业的毛利,陷入亏不起的境地,导致已接订单无法继续生产和交货。
面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迅猛之势,监管层也多次出手维稳。
5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要跟踪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市场变化,有效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连带影响。5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部署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5月23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证监会等五个部门召开会议,要求有关重点企业要带头维护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秩序,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捏造散播涨价信息,不得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会议明确,下一步,有关监管部门将密切跟踪监测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加强大宗商品期货和现货市场联动监管。
此外,国家发改委、央行、国家统计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也纷纷发声,为大宗商品价格降温。期货交易方面,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所近期均针对期货行情及时调整交易规则。
目前,商品期货行情已降温。根据Wind资讯数据,5月12日~5月29日期间,有45个品种处于跌势,其中胶合板期货主力合约下跌近40%、螺纹钢、铁矿石、热卷、线材、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均下跌超15%。
实体企业巧用期货对冲风险
在大宗商品多数品种价格大幅上涨之后,给市场带来的一个思考或者启示,则是不管大宗商品价格是上涨还是下跌,都可以利用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对冲风险。
“前一段时间大宗商品的涨幅比较大,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感受到必须用这个工具来为自己服务,特别是一些以大宗商品为原材料的下游终端消费品生产企业,原材料大涨对他们的经营影响非常大。”劳洪波称。
以亨通集团旗下的产品制造公司为例,该公司在原料采购与成品订单销售的环节中,一直采用套期保值的方法来对冲市场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这是公司在长期经营运作中所认识到,采用了套期保值的方法能提升了运营能力,为公司的平稳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另外,也是因市场的招标订单,大多数都是数量大、交货周期长,若不采用套期保值的方法就无法参与竞标这类订单,因远期交货的订单价格没有锁定,存有很大的风险敞口,所以公司在原材料采购与成品订单销售采用套期保值的方法,也是市场营销环境所决定的。 ”陈春亮对第一财经称。
以铜的套期保值具体操作方法来看,陈春亮分享案例称,2020年3月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大宗商品大跌,当时铜价跌至最低时,较疫情前约跌去1.5万元/吨。正常情况下,该公司买入保值的期货持仓数量在6万吨以上,按当时铜价下跌至最低点的金额计算,期货上的权益有9亿元以上的损失,但我们产品公司都有卖出未发成品订单对应,按同样的价格计算,从理论上讲未发成品订单也会有9亿元以上的预期的增值收入。
“就这轮铜价上涨来说,对于我们产品公司来讲也是同样的道理,期货上的权益增加与未发成品订单的潜在损失也是对冲的。”他称,由于公司在原材料采购与成品订单销售采用了套期保值的方法,当市场原料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就不会有较大的影响。
劳洪波也告诉记者,若一个月周转一次的话,理论上其所在的公司一个月有140亿的库存,价格上涨当然好,但是并不知道哪一天价格会暴跌,所以需要用衍生品来管理手上的净头寸,将原材料的成本锁定,保证能够稳定的赚取加工费。
“比如,今年多数企业碰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之后,下游的制成品也在涨,但是企业不知道怎么接手,因为接了后原材料又上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期货投资部跟销售部、原料采购部需要联动,在签订多少量的合同同时,需要利用衍生品做套期保值,如果现货一下子采购不到,我们又需要通过衍生品的方式将原材料采购到。”劳洪波分享经验称。
根据上期所的数据,2020年以来,受多重因素推动,实体企业避险需求强烈,法人成交、持仓占比显著上升。在套期保值数量方面,2020年上期所(含上期能源)套期保值客户数同比增加19.9%,铜等13个期货品种的套期保值效率超过90%。
套期保值需注意哪些问题?
企业在运用衍生品工具进行对冲风险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劳洪波认为,企业利用衍生品工具之时,首先需要想好利用这个工具来做什么,是为生产经营服务,还是当做一个投资工具。因为有较多企业一开始以套期保值为名进入到期货市场,但之后做着就当成一个投资工具,偏离了初心,导致不妥的后果后又反过来责怪期货市场不能满足其诉求。
“套保的行为不存在盈利或者亏损,它只有套保效果好和不好之分。比如,我进行了套期保值,总计亏了100元,如果不套保整体要亏损300元,也就是说通过套保以后把绝对价格的风险转换成基差的风险,整体是减少了亏损。”劳洪波称。
张剑辉也提出建议,企业应关注采购的原料与卖出的产品之间的价格管理关系,根据原材料在成本中占的比重来选择一个比例参与套保。
企业运用套期保值的方法,为企业规避了风险,但其实进行套期保值也有一定的成本,保证金资金成本、移仓基差损失,这也是企业的痛点。
对于这点,陈春亮建议,在套期保值的操作中,根据宏观基本面可能影响价格行情的变化,可以在总体风险适度可控的范围内进行套保比例的有限调整。
据陈春亮介绍,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高价预售、低价预购,就是利用期权的虚值卖权进行实施的,若价格到买入或卖出的价格就实现了套保比例的调整,其实就是在价格高位降低套保比例,在低位是增加套保比例,这也是从既往行情和概率上讲高位时跌的可能性大,低位时涨的可能性 大,这样就有较大的可能获取增值收入;另一种,则是若价格没有到预售、预购的点,期权的卖出有权利金的收入。上述两种或有收入,可以降低套期保值的成本,甚至还有可能超出套保成本增加企业的经营收入。
就企业而言,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头部或者大型的实体企业,自身有庞大的资源,能够建立衍生品研究和投资团队;另一类则是中小企业,独立培养衍生品投资团队有一定的难度。
在劳洪波看来,这需要国内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尽快成长起来,帮助中小企业完成诉求。期货公司人才目前在发现价格方面有比较高的研究能力,但如何为企业服务,相对来说还有欠缺的地方。
“对于行业龙头企业,我们现在以专业的事业部模式来做。但绝大多数客户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意识仍比较薄弱,且他们没有设计策略的能力,这就是期货公司应该去做的。”南华期货总经理助理、市场管理总部总经理、上海分公司总经理贾晓龙对第一财经称。
贾晓龙同时称,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就有较多的期现服务,以及场外产品的交易功能,“我们在给客户设计方案的时候,就推出了包括亚式均价期权、障碍式敲入敲出期权、累计期权等方案,根据企业在套期保值中因税点而调整的套保比例设计了多比例无风险实值期权保值模式”。
贾晓龙认为,随着场内金属期权品种的不断丰富,结合场外期权市场,金属行业在运用新工具、新模式,对企业经营管理降险增利的案例也会逐渐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