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眼科(300015.SZ)加速推进新十年战略规划,进一步完善眼科医疗网络布局。
12月17日晚间,爱尔眼科发布公告,公司拟收购义乌爱尔、沅江爱尔等14家医院部分股权,交易价格合计5.01亿元。
爱尔眼科表示,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爱尔眼科表示,为抓住医疗行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在未来竞争中占得先机,同时,基于14家标的医院的基础条件和发展趋势,公司本次收购有利于尽快完善区域市场布局,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深化在全国各地的“分级连锁”体系。
根据爱尔眼科半年报,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门诊量479.04万人次,同比增长81.38%;手术量40.54万例,同比增长71.57%。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爱尔眼科加大并购力度。上半年收购5家眼科医院部分股权,8月、10月持续并购,加上本次并购,共计将约29家眼科医院部分股权揽入麾下。
14家医院前十月盈利1923.77万
12月17日,爱尔眼科发布公告,公司拟收购义乌爱尔、沅江爱尔等14家医院部分股权,交易价格合计5.01亿元。
公告显示,收购完成后,爱尔眼科将持有义乌爱尔59.5%股权、沅江爱尔51%股权、盖州爱尔51%股权、佳木斯爱尔80%股权、贺州爱尔80%股权、北碚爱尔75%股权、固原爱尔55%股权、凉山爱尔65%股权、赣州爱尔60.87%股权、抚顺爱尔75%股权、铁岭爱尔55%股权、齐齐哈尔爱尔75%股权、葫芦岛爱尔75%股权、营口爱尔55%股权。
根据长江商报记者粗略计算,2021年1月-10月,上述14家医院共计盈利1923.77万元。
事实上,今年以来,爱尔眼科持续推进全国市场布局。
今年上半年,爱尔眼科收购了武汉爱尔黄陂医院60%的股权、汉中爱尔86%的股权、丹东爱尔55%的股权、临沂爱尔51%的股权和重庆万州爱尔80%的股权,新设了湖北爱尔、涟源爱尔、株洲爱尔、海南博鳌乐城爱尔以及19家门诊部或诊所。
今年下半年以来,公司深化全国各地“分级连锁”体系,加快收购步伐,分别于8月、10月收购共计10家医院部分股权。
8月18日,爱尔眼科公告称,拟收购五家标的医院,其中日照爱尔55%股权交易价格为4929.65万元,威海爱尔51%股权交易价格为3813.27万元,河源爱尔75%股权交易价格为3367.50万元,江门新会爱尔65.1%股权交易价格为15618.79万元,枣阳爱尔70%股权交易价格为5001.50万元。此次收购价格合计3.27亿元。
10月19日晚间,爱尔眼科再发公告,公司拟收购爱尔安星所持有的鞍山爱尔55%的股权、沧州爱尔51%的股权、阜阳爱尔51%的股权、廊坊爱尔72.7273%的股权、秦皇岛爱尔80%的股权。上述五家标的医院的收购价格合计2.79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粗略计算,加上本次收购的14家公司,爱尔眼科2021年内收购资产或达到29家。
7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33%
公开资料显示,爱尔眼科主要为患者提供各种眼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医学验光配镜等眼科医疗服务,于2003年开始在长沙、成都、武汉等地成立医院。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境内医院155家,门诊部107家。
值得注意的是,爱尔眼科打造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方式——“合伙人计划”。2014年开始,爱尔眼科以出资形式建立新院,占股9.8%-19%,新建医院通常3年内才能实现盈亏平衡,之后再由爱尔进行并购,这样也能防止新建医院经营的周期性对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冲击。
2014年-2020年,爱尔眼科分别实现净利润3.09亿元、4.28亿元、5.57亿元、7.43亿元、10.09亿元、13.79亿元、17.24亿元,7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3.18%。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16亿元,同比上升35.4%;净利润20亿元,同比上升29.6%;扣非净利润为21.8亿元,同比上升37.6%。
除此之外,公司盈利能力也实现了提升。公司毛利率为52.3%,同比上升4.66个百分点。记者注意到,这是由于其毛利率较高的屈光业务占比持续提升所致。
2019年-2021年上半年,公司屈光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35.34%、36.51%、38.72%,毛利率分别为57.38%、58.12%、57.59%。
今年以来,爱尔眼科也持续推进十年计划。除了继续并购扩张,公司上半年还推出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5.36亿元,主要用于长沙爱尔迁址扩建项目、湖北爱尔新建项目、安徽爱尔新建项目、沈阳爱尔眼视光迁址扩建项目、上海爱尔迁址扩建项目、贵州爱尔新建项目、南宁爱尔迁址扩建项目,打造区域性眼科医疗高地。
值得一提的是,爱尔眼科继续参与设立产业并购基金。11月26日,公司公告,全资子公司拉萨亮视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拟以自有资金9990万元作为有限合伙人投资亮视远筑。
公告称,亮视远筑将主要对眼科医院、视光门诊部、眼科上游企业以及眼科相关产业等进行投资和管理,为公司未来发展储备更多优质的并购标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持续的扩张也为公司带来了一定的隐患。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商誉已经达到了41.26亿元,此外,其资产负债率也在持续上涨,前三季度达到45.37%。
(长江商报记者汪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