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5月12日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涨幅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回落。1-4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4.5%。相关人士指出,在连续两个月同比涨幅超过5%后,CPI在3月份进入“4时代”,在4月份又回到了“3时代”。接下来,随着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CPI涨幅有望继续回落,全年将呈现“前高后低”态势,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
食品价格涨幅回落3.5个百分点
4月份,食品价格涨幅回落明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4.8%,涨幅回落3.5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猪肉价格上涨96.9%,涨幅回落19.5个百分点;牛肉、羊肉、鸡肉和鸭肉价格上涨8.2%-20.5%,涨幅均有所回落;鸡蛋价格由上月上涨2.1%转为下降3.4%;鲜果和鲜菜价格分别下降10.5%和3.7%,降幅分别扩大4.4和3.6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食品价格下降,成为带动CPI下降的主要因素。4月份,CPI下降0.9%,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3.0%,降幅收窄0.8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个百分点。
“4月份,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的态势进一步巩固,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介绍,食品方面,天气转暖,鲜菜供应量增加,价格环比下降8.0%,降幅收窄4.2个百分点;生猪产能加快恢复,猪肉供给持续增加,价格继续下降7.6%,降幅扩大0.7个百分点;鲜果和鸡蛋供应充足,价格均下降2.2%。非食品方面,价格环比下降0.2%,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17个百分点。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对本报记者分析,CPI这一轮上涨主要是受猪肉等食品价格上涨的推动。目前,局面正在发生变化,生猪生产和调运逐步恢复,菜肉等供给显著增加,物价涨幅已连续三个月回落。其中,4月份回落幅度更大,超出市场预期,市场供给进一步改善。
石油相关行业产品价格降幅扩大
“4月份,受疫情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降等因素影响,国内工业品价格继续走低。”董莉娟说。
从环比看,4月份,PPI下降1.3%,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8%,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1%,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
行业方面,从国家统计局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看,价格下降的有30个,上涨的有8个,持平的有2个。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35.7%,扩大18.7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9.0%,扩大1.2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3.0%,扩大1.6个百分点。
董莉娟介绍,受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影响,石油相关行业产品价格降幅继续扩大。上述三个行业合计影响PPI下降约0.76个百分点,占PPI总降幅的近六成。
此外,钢材和有色金属等行业产品价格降幅收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由涨转降,下降2.3%;医药制造业价格由平转涨,上涨0.3%。
从同比看,PPI下降3.1%,降幅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其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3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2.8个百分点。1-4月平均,PPI比去年同期下降1.2%。
连平表示,PPI涨幅在1月份短暂回正后再次转负,近期降幅有所扩大,二季度可能会继续呈现下降态势。“但随着内需逐步恢复,特别是投资、工业生产的加快复苏,PPI在一段时间下降之后有望逐步走稳,并可能转为正增长。”
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
接下来,物价走势如何?
连平认为,CPI涨幅在二季度有望继续回落,但回落幅度不会像最近两个月这么大。进入下半年,翘尾影响将减小、新涨价影响预计不会太大,CPI涨幅可能还会有明显回落。
从5月份的最新情况来看,市场供应货足价稳。据商务部监测,5月1日-5日,各地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总体充足,品种丰富,价格稳中有落。百家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粮食、食用油批发价格比节前一周分别下降0.2%和0.1%。猪肉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下降1.3%,比2月中旬高点下降15.6%。30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下降2.8%。
国家发改委日前明确,将继续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加强价格监测预测预警,及时提示预警市场变化和价格波动风险;支持生猪养殖业复产扩产,鼓励禽肉、水产品增产,加强粮食、蔬菜等农作物春耕春播管理;积极发展冷链物流,降低物流运输和市场交易环节损耗及费用;继续做好中央冻猪肉储备投放工作,在重要时段加大投放力度,鼓励商贸企业扩大重要民生商品进口;督促和指导各地落实好价格临时补贴阶段性提标扩围政策,及时足额将补贴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
中国人民银行分析指出,物价形势总体可控,通胀预期基本平稳。短期内,疫情等因素可能从供求两个方面继续对物价形成扰动,应保持密切监测分析。从基本面看,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总供求基本平衡,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