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业务的蛋糕越来越小,面对“四通一达”的围剿,留给顺丰的时间不多了。

5月24日傍晚,韵达旗下子公司福杉资本携6亿入股德邦物流。6亿,对于普通人是天文数字,但对于韵达来说,6亿的“小水花”仅仅只是见面礼。

而此前,阿里刚刚以2%的持股份额入股韵达,正式集齐“四通一达”成就。

综合2019年七家快递主流上市企业财报,“四通一达”市场份额占有率达72%,顺丰仅有7.61%,而从营业能力看,顺丰与中通的差距正在缩小。这标志着快递市场在阿里资本入局后,由此前的一超多强(顺丰独大、四通一达默默陪跑),变为如今的阿里系、顺丰和京东的三足鼎立。

与此同时,多次试水电商、新零售、外卖等领域的失败,也让顺丰处于“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窘境。但顺丰作为老牌物流公司在快递业务的底蕴犹在,凭借航空运输布局与用户信赖度,在疫情期间翻盘成功,一战赚了90亿。

可当一切恢复如常后,顺丰是否还能继续保持这种优势?阿里系物流为何不把顺丰一同拉入伙?顺丰面对围剿还能顺风突围吗?

韵达6亿入股德邦,阿里系快递再扩编

5月24日傍晚,韵达股份与德邦股份联合宣布,韵达股份旗下全资子公司宁波福杉拟以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认购6.14亿元入股德邦股份。此举被外界解读为,一直遗世独立的德邦物流也将参与抱团,加入围剿顺丰、对抗京东的战役中。

而在4月29日,韵达刚刚官宣阿里入股,后者持股2%。阿里在统一快递业界“四通一达”,成为物流巨头的同时,顺带还扩充了下版图。

对此,有快递行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新媒体记者,6亿的“小水花”仅仅只是见面礼。对于双方而言,韵达携手德邦的背后,或许少不了阿里的牵线。

据悉,认购完成后,福杉投资将持有德邦股份的股权比例约为6.5%,位列德邦第二大股东。福杉投资将向德邦股份委派一名非独立董事,依法行使表决权、提案权等相关股东权利,合理参与公司治理,协助进行决策。

值得注意的是,6.5%的持股比例对德邦不具有控制权,德邦与韵达股份及福杉投资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等方面相互独立。

另一方面,作为投资方的韵达,在不久前正式成为第二家全年业务量破百亿的快递公司。韵达发布的2019年年度财报显示,韵达快递业务量已达100.3亿票,增速连续4年超40%,以15.79%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二。

韵达的高速增长勾起了阿里的投资兴趣,此前有业内人士透露,持股2%股份只是开始,阿里计划增持收购韵达至少10%的股份。

快递行业专家赵小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本次两家结盟意味着德邦将更加开放,开始走完全不同于德邦过去10年的经营路线,放弃了所谓的“独立自主”,对于韵达而言,阿里巴巴入股后,“大门已经打开”,未来还会充满更多可能。

“四通一达”占有率达72%

近两年,阿里系快递正在上演合纵连横。

"2008年,阿里巴巴投资刚成立的百世物流1500万元,随后的7轮融资中,阿里巴巴参与4轮,拥有 46.2% 的投票权;

2015年5月,阿里巴巴联手云锋基金投资圆通,目前持有圆通11.59%的股份;

2018年5月,阿里巴巴宣布携手菜鸟等向中通快递投资13.8亿美元,持股约10%。目前,阿里对中通快递持股约8.7%,为其第二大股东;

2019年3月,阿里巴巴投资46.6亿元,成为申通快递第一大股东,拥有 45.59% 股份;

2020年4月29日,阿里入股韵达,持有2%的股份。"

而“四通一达”在纷纷加盟阿里菜鸟之后,市场占有率和业务量则是迅猛扩张。

国家邮政局的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顺丰和“四通一达”占快递市场份额已从2018年的72%,提升至80%。其中加盟制五家快递公司“四通一达”的占比即达到72%。中通以19.1%依旧保持第一,韵达和圆通位列二、三。

据统计,菜鸟合作伙伴“四通一达”2019年业务量约462亿件,较去年增加134亿件,增幅41%,这一包裹增量相当于一年长出了近3个顺丰的体量。此外,五大快递企业的营收平均增速超过行业增速25个百分点。

此前,马云曾说旗下菜鸟是数据公司,绝不干涉物流。如今看来,马总的话说得有点早了。“四通一达”早已与遍地开花地菜鸟驿站深度绑定。而逼迫阿里加快“物流”入局步伐的,则是同为电商巨头的京东。

快递“三足鼎立”

众所周知,在物流体系的上,阿里与京东选择了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方式。

京东自建物流,开辟了一条新道路,虽然在当时颇有一种被动之势下的选择,但时至今日,京东电商的优势不是电子百货,也不是自营,而是物流。刘强东也说出,“不久之后,阿里将会模仿京东。”

而依靠淘宝电商起家的阿里深知,电商与物流间唇齿相依的紧密关系。不得不快马加鞭,通过菜鸟搭建大数据平台服务,捆绑“四通一达”物流,利用其服务于自身的电商、零售业务。对此,很多人感到奇怪,阿里携手“四通一达”,为何唯独缺了顺丰?

阿里当然也想拉拢当时的快递一哥顺丰,实现了民营快递业的一统江山,但因一个快递柜,断送了两家“合亲”的可能。

没错,正是此前因收费问题饱受争议、号称解决中国“快递最后一公里”的丰巢。

据悉,丰巢诞生于2015年6月,由顺丰拉拢申通、中通、韵达等五家物流公司入伙,斥资5亿共同成立。其中,顺丰作为大股东占股35%、申通,中通,韵达各占20%。

但随着京东与阿里的物流战升级,马云突然加码菜鸟物流,在丰巢融资过程中,被菜鸟持有股份的各家快递公司逐渐退出丰巢,转头加入菜鸟物流联盟。

这对于当时正准备一展拳脚的丰巢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不满的种子被种下。

矛盾在2017年6月以数据接口为借口爆发,最后阿里马云、顺丰王卫两位大佬出面了结了此事。但梁子已经结下,顺丰再入阿里已是难事。

在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与朋友,只有绝对的利益,而当双方利益冲突时,也就只能是敌人。快递行业最终从一开始的“一超多强”(顺丰独大、四通一达默默陪跑),正式进入阿里系、顺丰和京东,三足鼎立的时期。

顺丰还能顺风吗?

顺丰作为曾经的行业老大,依靠海陆空多线布局以及高端用户定位,甩开其他快递公司数个身位,但在电商资本布局物流圈后,顺丰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顺丰市值也从2017年的3000亿,到现在仅剩2000亿,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将近30%。

顺丰急了,市场占有率不断流失、盈利率增长缓慢,迫使顺丰不得不加速生长。但情急之下易出昏招,许多操作不亚于拔苗助长。

多年来顺丰在新业务的创新上可以算得上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2012年,顺丰推出线上购物平台顺丰优选,2014年开出线下实体店“嘿店”,但后来在京东、淘宝两大电商平台的挤占下,2019年顺丰优选关闭全国所有线下零售门店。

此外,顺丰还在便利店、无人货架、生鲜配送、智能物流、金融业务以及跨境电商等方面都有所涉猎,但无一例外,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从顺丰E商圈、嘿客、顺丰优选到后来的顺丰海淘、丰趣海淘等,6年内烧掉了大量现金、换掉了7个CEO,但身为“掌门人”的王卫始终未能为顺丰找到一条通往上游的路。

可物流公司的野心,从来不想也不能止于“送快递”。前段时间,旗下的丰巢快递柜还因收费问题处于“全民声讨”中,不久后顺丰又宣布即将上线外卖小程序“丰食”。不过,在美团、饿了么的紧盯下,顺丰秒怂,发布公告称“只是内部试运营,仅做企业团餐”、“现在还在孵化当中”。

好在顺丰于快递业务的底牌还未消失。今年1月份,快递行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整体业务量和业务收入普遍下降的情况下,顺丰快递却实现了单月业务同比增加40.45%,月营收超百亿的战绩。在顺丰2月营收报表中,其供应链业务更是实现爆发式增长,营收3.69亿元,同比增长398.65%。

而圆通速递、韵达股份、申通快递的业务量和收入则同比大幅下滑,呈现负增长。

在顺丰背后,是其早已布局的航空运输。截止今日,顺丰的航空版图越做越大,拥有57架飞机,并培养了自己的机长团队,还在湖北建起了一个顺丰专用机场。在大多数消费者眼里,快递寄顺丰还是最快速、也是最有保障的。

但高端、高效同样意味着高成本,2019年顺丰的营收虽然突破1000亿元,但其净利率(5.17%)却是6家快递公司中倒数第二,仅次于百世汇通(-0.34%),其中仅研发成本就是“四通一达”的六倍。

从“问题不大”的单打独斗,到如今一对五的围剿战,顺丰这次还能顺风突围吗?

关键词: 顺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