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举措转换为复苏力推动力。图为佛山岭南天地举办的咖啡文化节,消费火爆人头攒动。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我身上这件衬衣面料是棉质的,特别柔软亲肤,喜欢修身版型的亲可以点开5号链接下单。”晚上8时,位于东莞市东科路的“网红直播带货基地”灯火通明,一排排直播间内,主播一边对着手机屏展示商品,一边与网友密切互动。
“面对疫情带来的线下门店冲击,我们不仅没有亏损,还通过直播带货增长了两三倍的销售额。”今年2月,东莞“网红直播带货基地”应运而生,为本土企业提供主播培训、选品管理、直播间搭建等一站式服务。短短两个月内,就有25个协会,30家企业入驻该基地,通过发力直播带货实现转型。
市场主体有活力,经济才有动力。面对疫情大考,广东千万市场主体展现出强劲韧性。随着减税降费、融资纾困、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推出,广东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稳步增长,逆风跑出“加速度”。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305.86万户,约占全国1/10,同比增长10%。日均新增市场主体5750户,日均新设企业2745户。全省市场主体总量、企业以及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户数等指标持续稳居全国第一。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太快了!当天去窗口申请注册,现场就领取了营业执照,这样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我还是第一次感受。”4月初,在佛山注册成立广东呼研菲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刘女士告诉记者,新公司聚焦医院呼吸感染防控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与疫情防控紧密相关,由无锡菲兰爱尔空气质量技术有限公司和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产学研和成果转化企业广州呼研所医药科技公司合作设立。
“对公司来说,尽快落实疫情防控物资的产能,就是跟时间赛跑。广东吸引我们的,不仅是丰富的医疗资源、强大的供应链,还有对标国际的营商环境和湾区发展前景。”刘女士介绍,在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公司不到1个月就走完了企业注册、许可审批、招聘员工、厂房选址建设等流程。“政府的给力支持,让我们对扎根广东很有信心!
登记许可“网上办”、双向快递“零见面”、现场申请“预约办”……疫情发生以来,为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广东省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务,为新增市场主体的蓬勃发展创造优质环境。
“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回升,显示出行业在复苏,信心在提振,市场力量在积聚。”据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4—6月我省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分别增长8.37%、10.98%和31.47%,6月增长速度属历史较高水平。
在广州,全面推行“一网通办、一窗通取”模式,将申请人需在多个部门填报22张申请表共469项信息压缩为仅填报1张表格55项信息,最快0.5天办结。
在深圳,依托“一网四库”,实现办理营业执照、申领发票、员工社保登记、公积金开户登记等开办企业全环节“秒批”。
在佛山,24小时智能商事登记系统于7月1日正式上线,申请人足不出户就能在电脑上申办营业执照。
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的实施与落地,在南粤大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复苏力、推动力。截至6月底,广东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305.86万户,约占全国1/10,同比增长10%。全省每千人拥有企业50户,超越中等发达经济体最高水平;珠三角地区每千人拥有企业81户,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
市场主体有活力,经济才有动力。新设市场主体的快速增长对我省扩大就业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省市场监管局数据显示,今年1—6月,广东全省新设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02.39万户,创造就业人数达到604.18万人。截至6月底,全省个体私营经济实有从业人员5448.41万人,同比增长11.14%。
增强市场主体韧性
“最近生意好多了!昨天在东汇城‘摆摊’成交了160单,门店外卖订单突破100单,堂食也基本恢复正常。”下午四点,“小肥鹅烘焙”店主胡绮黎在阳江东汇城商圈支起小棚子,掏出一盒盒包装精致的糕点、饼干,开始为晚上出摊做准备。
疫情暴发初期,小店关闭了几个月,高额的铺租、人工等费用让她差点撑不下去。“多亏减税政策来得及时,对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从3%降到1%,一下省了好几万元。”胡绮黎告诉记者,税收、租金减免大大减轻了经营负担。“随着疫情形势逐步好转,我们还尝试起外卖、摆摊儿、微店。只要店还在,一切就有希望!”
疫后经济复苏,离不开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这一根根“毛细血管”的点点回温。针对“小店经济”抵御风险能力相对弱、生存成本高、融资难融资贵的特点,我省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从降租金、减税费、扩融资等多个方面帮助个体户和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据广东省税务局介绍,今年1—5月,我省税务部门已落实减税降费规模达911.2亿元。同时,为进一步缓解纳税人资金压力,对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企业和个体户,依法核准其延期缴纳税款。今年上半年,广东税务部门依法核准延期缴纳税款6500余户,核准延期缴纳税款约270亿元,已为89.9万户企业延缴社保费218.4亿元。
金融活水也在不断流向实体经济。“针对研发、生产防疫产品的科技企业,我们开辟了涉疫专利预审绿色通道、专利商标质押登记快速审查通道,质押登记手续1个工作日内就能办结。”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我省推出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和“知识产权快融贷”金融服务,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研发高价值专利,变“知产”为资产。
疫情发生以来,上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已为145家企业融资10.0亿元;通过创新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服务,帮助企业质押融资7.5亿元。今年1—6月,广东全省专利质押融资登记金额119.8亿元,惠及606家企业。
拓宽市场主体发展空间
疫情期间,如何提升经营许可审批效率,让“企业跑”变为“数据跑”?在深圳,通过试点食品经营许可、药品零售许可远程视频核查,全部许可事项承诺办理时限较法定时限压缩达76.8%。
“早一天拿证就能早一天开业赚钱。”在龙岗区经营炸鸡店的胡女士表示,在市场通APP上,按照指引拍摄并上传店内环境视频,即可供审查人员远程核查。“方便又省时!不用来回跑动递送材料,也降低了疫情感染的风险。”
这是广东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全力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经济大省,广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将“证照分离”由自贸试验区推向全省,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地域全覆盖的省份。
“在涉企经营许可分类改革方面,我省通过取消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推进‘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据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广东加大改革力度,下放46项省级审批事权,推出一批事项实行“免证办”,推动一批事项实行“先证后核”。目前,各项涉企经营许可提交材料平均压减4%,办理时限压缩82%,跑动次数减少14%。
市场主体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为确保各项惠企政策落实落地,近期,省市场监管局在全省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包括港口、检验检疫等进出口环节收费,商业银行等企业融资相关收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行业协会相关收费等6个重点领域,切实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松绑减负。
此外,为降低市场主体经营成本,广东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疫情防控计量器具免费检测行动,对6376家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他单位的17.3万台(件)红外体温计等进行免费检定校准。省局所属检验检测机构对复工复产企业相关检验检测项目收费减少50%,全省系统技术机构累计减免技术服务收费4.2亿元。
■记者观察
保生存促发展 激发千万市场主体活力
一头连着经济大动脉,一头连着百姓生活,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如果将市场经济比作一片森林,一个个市场主体便是组成这片森林的一棵棵树木。只有各类市场主体保持活力,蓬勃发展,才能保就业、保民生让国家经济良性循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东出台先后出台“中小企业26条”“个体工商户23条”“中小企业金融18条”等一系列扶持措施,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有力支撑,通过促增量、保存量、扩容量“千方百计”保市场主体发展。
从数据来看,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全省市场主体新登记数量止跌回升,市场信心不断提振。在减税降费、融资纾困、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等政策“组合拳”等助力下,广东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千万市场主体也展现出强劲韧性。既有“小店经济”搭上政策“顺风车”逆风翻盘,又有传统企业谋求转型、重新布局,实现逆势增长。
截至6月底,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305.86万户,约占全国1/10。全省市场主体总量、企业以及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户数等指标持续稳居全国第一。这组数据的背后,反映出广东保市场主体的决心和信心。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广东要着眼于实现更大发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千万市场主体积蓄动能强劲的发展力。
●南方日报记者 王佳欣 肖文舸 实习生 宗德婵
关键词: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