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7月,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片仔癀”,600436.SH)有些忙。
先是因为1500元/粒的天价药而上了热搜,再是股价连续上涨而被推崇为“药中茅台”。可好景不长,近期股价大跌近20%引起市场关注。
一向被称为A股千亿大白马的片仔癀股价大跌,使得不少投资者对“封神”的片仔癀有些疑惑。哪怕公司发布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长的“利好”消息,但依然未能挽救股价持续下跌,甚至市值一日就蒸发300亿元。
片仔癀到底怎么了?除了不断涨价之外,片仔癀还会做什么?就相关问题,《投资者网》联系片仔癀但未获置评。
持续下跌背后
片仔癀的股价下跌如此多,市值也蒸发近700亿,到底发生了什么?
归结起来,市场对于片仔癀此番下跌主要有三方面解读:
第一,上市18年首遭大股东减持,打压股民的信心。日前,片仔癀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九江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九江集团”)以自身资金需求为由,拟减持不超过约603万股。公告一出,片仔癀股价立马下跌,不少机构也都在抛售中。
第二, 前期高涨太多,是时候回调了。从去年年底开始,片仔癀的股价曾从最低价206.86元/股,涨至今年7月21日的盘中最高价491.88元/股,这一涨幅远远超过市场同期涨幅。
第三, 医药股集体遭遇大跌,引起股民恐慌。7月27日,除了片仔癀以外,爱康医疗下跌21%、阿里健康下跌19%、百济神州跌超15%。
7月28日,片仔癀以378.02元收盘。根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从7月21日至28日,公司的市值蒸发674亿元。这就相当于蒸发掉超3个东阿阿胶(东阿阿胶7月28日的市值为199元)。
有观点认为,对于片仔癀股价“刺激”最大的莫过于控股股东的减持。
片仔癀发布的公告内容显示,自片仔癀上市以来的18年间,控股股东九江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从未减持过片仔癀股份。也就是说,这是第一次减持,也是九江集团打破以往股东大会上“一股不减”的口号。
虽说九江集团减持的量不多,但偏偏选在这个时候,即:近来市场屡有炒作片仔癀锭剂的消息,以及股价飙升的时候提出减持,其他投资人难免心生疑虑。
在这波下跌行情中,就属7月22日跌得最厉害,跌幅高达10%。当日,片仔癀直接大幅低开,开盘后又是快速下杀,此后一路震荡走低,至尾盘封死跌停,市值一天蒸发近300亿。
而就当日的盘后龙虎榜来看,7月22日抛售片仔癀的,尤属沪股通和机构为甚。当天成交额高达62.65亿元,也是创下今年之最。
具体来看,沪股通全天净卖出5.76亿元,机构全天净卖出1.7亿元。
实际上,在遭到大股东减持之前,片仔癀的其他重要股东有的早已退出。
被称为“民间股神”的林园曾在多个场合表示看好片仔癀,还曾预测该公司的股价可能会超过茅台。去年,林园投资旗下21号、29号、36号、101号基金曾闯入片仔癀前十大股东名单,而如今,林园旗下基金已全部从前十大股东名单中消失。
稀缺造就“神话”?
近年来片仔癀股价整体上表现不俗。7月21日盘中触及491.88元/股,也创下该股上市以来的历史最高价,也是其年内第19次创出历史新高。
实际上,对片仔癀来说,火爆的不仅是股价,其药价也异常火爆,在市场上造就了片仔癀锭剂“一粒难求”的现象。
片仔癀之所以被市场追捧,也得益于旗下的“国宝名药”片仔癀,也是该公司独家生产的传统名贵中成药,也被称为“肝胆用药第一品牌”。
正是由于片仔癀属于国家级绝密配方,其配方是经过国家批准的独有专利配方。目前,我国只有片仔癀和云南白药属于国家级绝密配方。该药的原材料中占比43%的是天然麝香,也具有稀缺性,所以也给了片仔癀“提价”的底气。
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20年片仔癀国内零售价一共提价9次,从325元的零售价提升到了590元,提升81%。出口零售价一共提了10次,从14.5美元/锭提升到了51.8元/锭,提升257%。
到了2021年6月,片仔癀再次出现断货涨价的情况,而官方将指导价从去年的325元/粒提为590元/粒,提价幅度为81.45%。
其中,线下店还得排队购,且一次只能一个人进店购买,每人还限购2粒。线上商城更是“一粒难求”, 每天上午九点、下午6点限量供应,其抢购难度不亚于茅台。从而也给了“黄牛”们机会,使得590元/粒的3g片仔癀锭的价格一度被炒至1600元/粒。
尽管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提醒称,片仔癀是药品,不是保健品,消费者一定要理性对待,不可盲目购买、囤积、服用,让真正有需要的患者吃上便宜药、放心药,但依然也无法阻挡片仔癀的“疯狂”涨价。
据了解,目前国内电商渠道的片仔癀“天价货源”,几乎全部来自香港。根据片仔癀年报和相关工商资料显示,其在香港地区采取“总代理”的行销模式,总代理商为“香港漳龙实业公司”,公司董事长为漳州市地方统一协调委派。
可令市场疑惑的是,香港漳龙实业又是海外经营的集散,但该公司的董事长又历来由片仔癀内部直接派遣。片仔癀与其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由于片仔癀并未回复《投资者网》的提问,尚且难知。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不论是商家主动还是被动进行饥饿营销,获益的都是商家。但是,若有人以投资为目的,想以片仔癀来囤货谋利,其实没有太多可持续性。不过,作为中华老字号的片仔癀应从此次事件中总结经验和教训,若炒作到一定峰值,就会出现很多泡沫,伤害品牌。
“神话”能持续多久?
有深圳私募人士表示,虽然目前片仔癀市场价与指导价倒挂严重,但高溢价的成交比较有限,说明消费者对此并不认可。从片仔癀这波“一药难求”来看,除了原材料价格上涨、供求失衡的因素外,不排除炒作力量从中作祟,这种状况并不会长久持续下去。
片仔癀的“神话”还能持续多久?
日前,片仔癀发布2021年的半年报业绩预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8.49亿元,同比增长18.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4亿元,同比增长28.85%。
再看2017年至2020年业绩,片仔癀营收分别为37.14亿元、47.66亿元、57.22亿元和65.1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0.85%、28.33%、20.06%、13.78%。尽管公司核心业务产品片仔癀系列具有高毛利率的特点,但已无法为营收带来更高速度的增长。
如此看来,片仔癀的高速增长似乎难以持续。再看公司近期的股价,估值明显偏高,截至7月28日,静态市盈率高达119倍,已经远超同行公司。比如,和片仔癀一样,拥有国家绝密配方的云南白药,静态市盈率仅为25.7倍。
有市场人士认为,此番片仔癀股价的变动,也给了股民一些启示,即使是千亿大白马,其估值过高,再遇市场行情不好时,也需要警惕公司股价的回调风险。
再加上,市场上还有一个前车之鉴——东阿阿胶。且市场上不少人都认为,当提价成为企业业绩增长动力则预示着可能的危机,东阿阿胶就是如此,那片仔癀呢?
众所周知,东阿阿胶也属于中华老字号品牌,曾被作为高端滋养品,其抢购热度与片仔癀不相上下。从2005年起,东阿阿胶的价格由100元/公斤上涨至近5000元/公斤。在“水煮驴皮”风波后,阿胶被市场称为“智商税”。
不断地靠产品提价来获利,容易导致流通和投资领域囤积巨额库存,一旦产品的销售价格出现停滞或下跌,库存就可能被抛售出来,价格的下跌又会冲击到上市公司业绩。东阿阿胶就是如此,2019年迎来上市首亏,净亏损达4.44亿元,即使去年有政府补贴,其净利润也仅为0.43亿元,与巅峰时刻的21亿元,可谓“一去难复返”。
一味靠不断提价来支撑业绩增长,其风险可见一斑。再加上公司最近还遭到控股股东减持,难免引起不少股民警惕,片仔癀的“神话”还能持续多久?市场正在拭目以待,《投资者网》也将持续关注。(思维财经出品)
《投资者网》向劲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