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登高念银发,互联网敬老爱老,从App适老化改造开始。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6亿,我国即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关爱老年人正当其时。

面对只有二十多岁的中国互联网,大多数老年人错过了学和适应的最佳年龄。如今又是切切实实的互联网社会,不懂网络、无法聊天、无法出行,甚至无法购物。因此,无论从社会责任还是个人情感,互联网适老化必须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下去。

不过,事物总有一体两面。在老年人上网这件事上,不乏走在了最前面的一批人。此前有调研报告指出,超过10万老年人日均上网时长超过10个小时。

尽管这一数据的准确有待商榷,相较老年人总数量和较低的上网普及率也有点小巫见大巫。但是,个别老年人有了网瘾,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不少网友吐槽,父母掌握了聊天、打游戏和短视频技巧后,没日没夜沉迷其中,并和严格限制自己的子女斗智斗勇。

哭笑不得背后,是值得警惕的草灰蛇线。在全社会的努力下,老年人上网群体将日渐壮大,概率上,“网瘾老年”规模也会扩大。

与未成年人类似,作为需要更多保护的特殊群体,老年人在上网辨识度、自控力等层面存在短板。岁月不可逆,生理机能的退化,也严重抵消了老年人学识、经验所能带来的生存智慧。“老小孩老小孩”,基于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假如出现相同规模的“网瘾老年”,全社会所面临的压力可能比“网瘾少年”更为棘手。

这种担忧并非夸大其词,互联网适老化改造,最终目的是让老年人跟随时代,享受同等便利的信息生活。但低门槛甚至无门槛的老年人上网,一方面带来欺诈等不安全风险;另一方面考验老年人群体的防沉迷能力。

实际上,老年人拥有比青少年、中年“更容易沉迷”的上网条件。首先是时间优势,退休生活让老年人没有学业和工作羁绊,所有的闲暇时光都可以在互联网消磨;其次是精神需求,身体不便和“留守父母”等情况的出现,让不少老年人需要在互联网寻求更多的情感认同;还有林林总总的“诱导因素”,比如分享领红包、阅读拿金等互联网产品,对价格敏感的老年人更具吸引力。

老年人上网“易沉迷”的因子不一而足,这就回到了保护未成年人上网的相似命题。我们不能希冀于老江湖冷暖自知,尽管他们确实是成年人。相反,由于老年人网民特殊的生活环境,在信息时代不能落下他们、给予他们上网便捷的同时,健康防沉迷亦是核心要义。

某种程度上,保障老年人便捷且健康的上网权益,也是给了时下年轻人从容老去的底气。毕竟,从“70后”“80后”开始,年轻人变成了网络原住民,二十年后便是网瘾与岁月最后的抗争。

(北京商报评论员 张绪旺)

关键词: 银发族 上网群体 老年人 防沉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