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造英雄。在今年结构分化和“双碳”目标引领下,高景气的“宁组合”异军突起,跟“茅指数”一起成为资本市场上备受瞩目的两大家族之一。临近年终,经过前段时间的此消彼长后,近来在年末“翘尾行情”火热演绎的背景下,无论是“茅指数”还是“宁指数”都有再度回归和持续活跃的迹象。
“宁组合”中的C位担当——新能源赛道基金规模也快速扩容。从2016Q2 的418.31亿元,增长到2021Q3 的2684.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0.21%;赛道份额从366.32亿份也到773.25亿份。一批抢占先基的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也站到了镁光灯下。我们今天就针对这一热门的赛道提前进行复盘,为2022年调整作战计划找下线索。
新能源赛道前十大公司
从规模、份额、用户数三个维度来看,跻身前十的包括农银汇理、华夏、汇添富、富国和嘉实等;这十大公司的新能源赛道规模普遍超百亿。
从用户数看,排名前五的基金公司与第六名差距明显。具体看来,农银汇理、东方、华夏、富国和嘉实基金位居前五,这五家公司用户数均超过130万,而第六名的信达澳银则不到86万。
新能源赛道九位基金经理规模超百亿
全市场来看,新能源赛道有九位基金经理管理规模上百亿,其中农银汇理赵诣管理规模最高为259.18亿元,依次为华夏郑泽鸿和东方基金李瑞,均超200亿,嘉实姚志鹏以178.57亿的管理规模排名第四。在这10位基金经理中,汇添富过蓓蓓和富国牛志东均管理指数基金,跟其他主动权益的新能源赛道基金经理不具有可比性,此次不做过多阐述。
剩余8名新能源当家选手:管理总规模上,赵诣目前规模最大;新能源投资年限上,姚志鹏最资深,投资经理年限近6年;
从回撤数据来看,表现最好为冯明远,其次为姚志鹏,姚志鹏近三年最大回撤为24.58%,波动率数据同样仅次于冯明远;
从历任基金公司数来看,几位基金经理都比较专情,均没有跳槽经历,都只在目前的基金公司任职。
下面挑选了几位人气和知名度较高的基金经理,看看哪位更符合你的口味?
赵诣:油门重,车速猛
赵诣管理基金的行业配置高度集中,TOP5行业集中度高于姚志鹏5%-10%,2019年8月接任以来,行业集中度迅速提高,目前集中于化工、电气设备两大行业,2021Q2行业集中度达到近两年高点。持股集中度过高的话,虽然在行情来了“道路顺畅”时车速很快,但一旦遇到颠簸就考验持有人的“小心脏”了。
姚志鹏:老司基,车速稳,乘车体验较好
姚志鹏是新能源领域资历很深的老司机,2011年加入嘉实后,先后从事化工、有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的研究,也是“调研狂魔”,据说他是同期进入公司的研究员里,最早飞出航空公司白金卡的。眼光很独到,不仅在2012年就挖到了隆基股份、通威股份,还在2016年压中阳光电源、2019年扫货宁德时代,被业内视为“宁组合挖掘机”。
2021年姚志鹏一直强调攻守兼备,偏均衡配置。姚志鹏的嘉实智能汽车集中度相对更低、更为分散,换手率较低,进攻性不强但是长期收益比较好。姚志鹏管理的3只嘉实智能汽车、嘉实新能源新材料和嘉实环保低碳,跟其他新能源基金相比,规模适中,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冯明远:泛科技投资范儿
冯明远的行业配置很分散,并不局限在新能源赛道。从2021年中报来看,冯明远管理的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的股票池子里有将近400只股票,他是从新能源扩展到科技行业分散配置,身上更鲜明标签是科技,在半导体、新能源、电子等行业均有大量布局。持仓集中度也很低,第一大重仓股占比也只有不到5%。
崔宸龙:风格犀利的进攻型选手
崔宸龙是新生代猛人,投资风格是极致的进攻性,持仓集中、押注单赛道。配置的都是些新能源中游的二线小股票,弹性相对较高。但是崔宸龙管理经验仅有1年多,又刚好碰上新能源大行情,后续管理水平能否持续还有待时间验证。
闫思倩:女性佼佼者
持仓集中度较低,在2019年第四季度和2020年第一季度,重仓股占比都没有超过40%;即便是进入到2021年,重仓股占比也没有超过60%,或基本在这个水平波动。这也意味着,闫思倩在管基金所持有的股票数量会比较多。另一方面回撤比较大。担任基金经理以来最大回撤达到39.20%,管理的工银新能源汽车近一年最大回撤也超过30%。
总的看来,每位基金经理各有千秋,还是要根据自身风险收益偏好选择更适合自己喜好的来对号入座。如果既想分享新能源赛道盛宴又不想车速太快,那分散配置的冯明远、姚志鹏就更适合长期投资。
此外,各基金经理对后市的看法也不太一致,在三季报中,赵诣指出,中游制造业在成本端的压力开始逐步缓解,对于需求持续增长,产品结构调整的企业,业绩有望开始触底回升。看好新能源、5G、航空发动机、半导体。姚志鹏则认为,短期看整车和资源端存在一定的泡沫,因此围绕着各环节的核心龙头企业仍然是中期重要的配置方向。而闫思倩更看好行业基本面超预期龙头,看好上游锂矿、材料,中游电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