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夏时报》记者关注到,进入12月,头部酒店企业“大象起舞”,锦江酒店、华住集团、首旅酒店等企业规模扩张提速,公司版图布局进一步扩张,部分企业还得到了研究机构的正向评级。
而在疫情冲击之下,酒店行业集中度也出现了明显上升,呈现出“强者愈强”的态势。多家研究机构近日发布有关研报表明,在酒店行业承压之下,头部企业享受到了市场的出清红利。并且预测,伴随出清的加速,酒店业周期回暖预期加强,有望开启新一轮景气周期。
头部酒店企业布局加速
12月19日,首旅酒店发布了一则关于非公开发行股票结果暨股本变动公告,内容显示首旅酒店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种类为A股,发行数量为134348410股,发行价格为22.33元/股,募集资金净额约29.91亿元,资金投资项目将围绕首旅酒店主营业务展开。
而作为行业头部企业之一的首旅酒店,在疫情反复的环境下募资扩张,也吸引了资本市场对于酒店行业的关注。在公告发出后的几天时间内,信达证券、平安证券、太平洋证券等诸多机构先后发布了有关酒店行业的研究报告。
值得关注的是,不只是首旅酒店,据《华夏时报》记者的不完全统计,进入12月后,头部酒店企业的规模增长和版图扩张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速。例如锦江酒店12月初发布了收购报告书,对推动吸收合并锦江资本,并继承锦江资本持有的锦江酒店45.05%的股权事宜进行公告;12月21日,华住集团与百度地图达成战略合作并入驻百度地图,实现全国范围内有超7300家华住旗下酒店的品牌直营形式接入。
而头部企业锦江酒店、华住集团、首旅酒店发布的数据也显示,第三季度的储备酒店数量对比2020年也有所增长。截至三季度末,锦江酒店待开业酒店数量超5000家;华住共有2827家待开业酒店;首旅酒店已签约未开业和正在签约的储备项目达到1838家,比二季度末增加239家,再创历史新高。
此外,据太平洋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酒店集团也在加大对下沉市场的布局。首旅集团针对下沉市场以轻管理酒店为主,目前在新开店中占比近半;华住提出了“千城万店”的计划,目标未来3至5年在1000个城市铺设超过1万家合格门店。
行业有望开启新一轮景气周期
那么,在疫情反复的大环境下,是什么支撑头部酒店企业进行较集中的布局和扩张?《华夏时报》记者通过进一步调查得出了答案,或许与当下酒店行业释放出的回温信号有关。
从业绩上来看,以锦江酒店和首旅酒店为例,第三季度的业绩有所恢复。锦江酒店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87亿元,同比增长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12.07万元,同比增长491.49%。对于业绩的增加,锦江酒店表示公司合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主要是旗下境外有限服务型酒店运营情况较上年同期逐步改善和恢复所致。
首旅酒店方面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82亿元,同比下降5.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87.29万元,同比下降57.25%。虽然营收及净利润同比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前三季度的利润总额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均有所增加。
截至9月末,首旅酒店的利润总额约为1.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约8.42亿元,其中酒店业务利润总额585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约7.6亿元;归母净利润表现为1.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8亿元。
并且基于三季度锦江酒店和首旅酒店业绩表现出的较强弹性,多家研究机构对其全年的业绩表现也较为看好。
参考东吴证券研报,锦江酒店方面其预计2021-2023年收入为119.3亿、160.2亿、180.7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为20.5%、34.3%、12.9%,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2.0亿、14.0亿、19.6亿元,对应同比增速82.0%、599.8%、39.6%。首旅酒店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4.2亿、11.2亿、13.8亿元,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184.4%、166.4%、23.6%。
而实际上,不只是看好行业内的头部企业,对于接下来酒店行业的发展走势,多家研究机构也均给出了看好评级。太平洋证券在2022年行业策略报告中表示,预计一旦疫情影响消除,商务活动和休闲度假需求迅速上升,近两年行业供给大幅出清,虽然各大酒店集团加大开店力度,但数量相对有限,仍不足以弥补市场的需求缺口,行业供需矛盾立刻显现。酒店业会快速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
华福证券的研究报告进一步指出,在市场存量竞争的发展模式下,以锦江和首旅酒店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对于风险抵抗能力较强,将充分享受中小竞争者市场出清的红利。并且伴随中小规模的单体酒店因资金周转紧张、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被市场淘汰,市场中锦江、首旅、华住等头部酒店企业逆势扩增。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李未来 见习记者 苗诗雨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