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店、洗衣店、美发店......各类便民网点星罗棋布,也将更合理地排列,以更新的形式环绕在北京社区周边。日,在2022北京商业品牌大会暨2021年度(第十七届)北京十大商业品牌活动中,北京市商务局透露,目前,北京市便民商业网点保有量9万个,接下来,还将加大对咖啡馆、药店、前置仓的扶持力度。在政策的催化下,北京社区商业也将加速重构,发展愈加精细化。

9万个网点 新模式加速落地

消费回归到家门口,北京的社区便民商业设施不断完善。日,北京市商务局局长闫立刚在《2021北京商业发展蓝皮书》中透露,北京市将继续丰富商业设施业态供给,加大对咖啡馆、药店、前置仓等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生活服务业网点动态地图功能,提升农村便民商业网络密度,深化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提高市民消费舒适度。

在政策助力下,北京便民商业网点数量不断增加。据北京市商务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北京市的便民商业网点保有量达9万个。其中,2021年全市共建设提升各类网点612个,其中蔬菜零售103个、便利店(社区超市)209个、早餐132个、家政14个、洗染15个、美容美发78个、末端配送60个、便民维修1个,已基本实现城市社区便民商业服务功能全覆盖。尤其,北京市共有连锁便利店(社区超市)6700余个,均每百万人拥有连锁便利店(社区超市)310个,超额完成了年度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10月,北京均每百万人拥有连锁便利店(社区超市)280个,数字实现了快速增长。

在民生商品供给上,北京供应网络也在提升。北京市商务局曾提到,北京构建了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导,社区菜市场、连锁超市和菜店为基础,线上下单、宅配到家等多种业态相互补充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也对便民商业提升提出了小目标。到2025年,北京市将实现每百万人口拥有连锁便利店(社区超市)330家,全市连锁化、品牌化、规范化早餐、便利店(社区超市)、蔬菜零售等8项基本便民商业服务功能全市社区覆盖率100%,物流末端配送网点覆盖率达85%以上。

拓展门店 社区商业持续看涨

北京的便利消费短板正在补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2020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报告》中提到,有66.7%的企业表示2020年会继续加大投入,积极促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便利店企业数字化已经是大势所趋。疫情期间,在线下经营承压的同时,不少便利店企业也通过加码数字化运营开拓了新的增长空间。

从“便利店荒漠”到遍地开花的背后,是商业企业加快开店步伐。举例来讲,京东旗下七鲜超市在全国13个城市已布局63家门店,其中在京津冀地区布局34家门店,2021年在京津冀地区新增7家门店。2022年,七鲜在京津冀地区将与中粮大悦城、华润置地、龙湖地产、远洋地产等10多家头部商业地产合作开15家门店,拓店年增速同比达240%。

另外,北京本地的便利店品牌便利蜂在北京的门店数已接1000家。根据公开资料,便利蜂于2017年在北京线下开出第一家店。截至目前,便利蜂已逐步在全国20多座城市拓展并开设了超2000家门店。

不久前,西城区“两会”的新闻发布会上,西城区提出,2022年,根据百姓实际需求,将新建和规范提升20个基本便民商业网点,推进2家百姓生活服务中心改造提升。据悉,2021年,西城区新建和提升网点24个,实现基本便民商业服务功能社区覆盖率、新建专业化门店连锁化率、居民参与度、社区服务覆盖率四个100%。

享受红利 便民商业再上一层楼

商业企业也在便民政策升级中享受红利。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指出,连锁便利店因满足消费者便利、快捷的需求,同时营业面积较小,可以广泛分布于各社区,与其他传统零售门店相比,受电商的冲击较小。当便利店形成品牌连锁效应,将有好的发展前景。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认为,便利店作为一种快消品消费模式,基于社区生活,发展写字楼业务,便利店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相对来说比较良好的生意。

新开设的便利店想要快速站稳市场,更要关注商品开发。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表示,便利店想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核心技术支撑。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将进入便利店当作一次美食体验,这意味着便利店要对产品口味等方面的研发投入更多关注,以持续吸引年轻客群的关注。想要提升年轻人对便利店门店的“新鲜感”,品牌需要打造新的消费场景,开展新的品类和模式,重视选品,使年轻消费者产生购买欲。

便利店也应该尝试搭载更多服务,成为居民的便利消费台。赖阳指出,便利店不仅是传统零售场所,更是消费者服务的一个终端。未来的社区商业要实现综合“零距离”服务,这是便利店未来发展的趋势。

(北京商报记者王维祎)

关键词: 社区商业 迎风而上 新模式 加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