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退市新规征求意见稿出炉。整体来看,本次退市制度改革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资本市场的重要部署,严格落实新证券法精神,通过进一步优化退市指标、缩短退市流程,加大市场出清力度,提升退市效率,以期形成上市公司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

对于退市改革的影响,机构指出,资本市场投资生态迎来重塑,市场将进一步加快优胜劣汰和投资专业化进程,资源将更集中于优质企业而加快尾部企业多元出清。其中,华泰证券认为,退市新规的实施有望发挥市场化退市功能,助力A股实现“良币驱逐劣币”,叠加注册制的全面推进,股票市场资产质量有望进一步提高。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指出,在新经济时代,IPO注册制是包容、是开放,它设定了“优者准入”的激励机制,鼓励创新与新经济,支持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新退市制度与IPO注册制相匹配,它设定了“劣者退出”的强制性约束机制,当然,它也鼓励并购重组及私有化退出。IPO注册制与新退市制度交相辉映,共同打造了进退有序、大浪淘沙、优胜劣汰、资源配置的新生态,从而提升资本市场的格局和功效,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征求意见稿一出,市场高度关注并展开热烈的讨论。尤其在强制退市方面,通过对交易类、财务类、规范类以及重大违法类指标等条款的增补修订,多维度严厉打击规避退市行为,将对相关上市公司形成威慑。

记者注意到,在退市新规震慑下,ST股迎来大面积跌停。截至当日收盘,208只正常交易的ST股中,144只下跌,占比69%。

本次退市制度改革,在原有重大违法退市标准的基础上,新增“造假金额+造假占比”的退市标准,进一步堵住了造假情形严重但未触及上述标准的漏洞,提升了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指标的完整性。监管的主要的规制思路和逻辑还是回归本源,即连续会计年度造假,实际已触及终止上市标准。这次新增的金额和占比标准是为了打击造假金额巨大、造假情形恶劣、但并未触及前述指标的情形。

董登新认为,过去“重大违法”围绕公司是否具有上市地位设置了欺诈发行、信息披露违法、五大安全等标准,其中信息披露违法聚焦公司连续会计年度实际已触及规则规定的终止上市标准,旨在打击公司通过财务造假骗取上市地位的行为。新增的“造假金额+造假占比”退市标准对于遏止财务造假,尤其是对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法律界专家向记者表示,重大违法退市此前已有明确的标准,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和严重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上市公司,都会被强制退市。从具体适用情况来看,新增金额和占比标准主要是针对极端重大案例;对于财务造假的公司,将综合运用行政处罚、高管移送公安和集体诉讼等手段对主要责任人予以打击。并且,退市规则对重大违法设定了兜底条款,相关公司即使达不到前述新增金额和占比标准,但严重损害证券市场秩序的,仍然可能退市。

“参照海外成熟市场做法,美国重大违法退市主要就是兜底条款,无论是安然没有认定为重大违法退市,还是瑞幸认定为重大违法退市,都是这一条。”该名法律专家认为,以后再出现极端恶性案件,除了相应的量化条款外,还有兜底条款可以适用。

针对“从单一条款来看,金额、占比设置似乎偏高的”市场声音,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新增的金额和占比标准只是对现有重大违法标准的补充,不能只看到本次新增的这一条款,而忽视了原有标准。那些连续年度财务报告造假的公司,依旧会依照标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关键词: 退市 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