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必喝汇源果汁,“喝汇源果汁,走健康之路”也成了很多人熟知的广告语。但在前不久刚刚经历退市的汇源,最近正式进入破产重整阶段。
北京破产法庭发布公告称,为尽快推动汇源食品重整工作,最大限度地保护债权人、债务人和其他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临时管理人北京市浩天信和律师事务所拟在汇源食品预重整期间向社会公开招募投资人。
公告指出,意向重整投资人的实缴注册资本应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且最近一年意向重整投资人经审计的资产总额应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或净资产不低于5亿元人民币。
这则预重整的消息意味着,背负巨额负债的汇源或将迎来转机。
高光时期可口可乐欲收购汇源
商业时代总是风起云涌,变幻莫测,资本市场更是起伏难料。曾经,汇源就是中国果汁的代名词,连续十余年市场份额稳居国内第一,而如今负债居高不下,逐渐沦为资本的“弃子”。
成立于1992年的汇源果汁也曾有属于他的高光时刻。2000年以23%的市场份额高居我国果汁产业榜首,此后,连续多年在我国果汁市场份额稳居第一。2007年,汇源成功登陆港交所,并创造了当年港交所最大规模的IPO纪录。
在汇源如日中天的时候,甚至连可口可乐公司都表示想要以179.2亿港元的价格收购汇源,却被一些民族热情高涨的国民和商务部给否决了。
可口可乐收购失败成汇源转折点
然后,汇源果汁命运的转折,正是可口可乐欲将其收购的那年。
然而,2008年,在被可口可乐收购失败之后,汇源果汁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能恢复过来。此前为配合收购,汇源果汁大量调整销售策略和基层销售商。因此,2009年,汇源果汁首次出现亏损,自此的十年时间,汇源果汁一直处于失血状态。同时,汇源果汁的负债也居高不下。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到2016年,汇源果汁的负债规模分别达65.35亿元、76.62亿元和99.95亿元,2017年负债规模更是高达114.03亿元。
2021年1月18日上午9点,港交所也最终裁定,取消汇源果汁的上市地位。
眼下回天乏力的汇源果汁,能否东山再起?
曾经的果汁大王现如今已掉队多年,汇源破产重组后,还能收复失去的市场吗?
据媒体报道,汇源果汁多年来业绩都没有起色的根本原因是人员、产品、渠道、团队的老化,这些因素使得其市场战略布局缺失。并且包装老化,没有匹配新生代消费群体的需求,很难引起其共鸣。而目前,包括喜茶、奈雪、元气森林等新兴品牌更是和汇源果汁争抢市场份额。
纵看现如今的饮品市场,近年来,喜茶、茶颜悦色、贡茶、奈雪的茶等茶饮的不断迭代更新收割着年轻人的市场;星巴克、瑞幸、costa等以及各大便利店推出的咖啡加速在国内崛起,抢夺着白领精英的市场,还有一些新晋品牌仍在不断突围;以及打着互联网创新饮品旗帜的元气森林,在营销的路上一路高歌;各种气泡水、健康饮料、新概念饮料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开来。
这些饮品在市场上的遍地开花,不断地瓜分掉原先饮料品牌的市场客户。同时,新品牌的产生与发展更能得到资本的青睐。
当然,在当前这个大消费时代,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决定了中国的果汁饮品市场未来的大发展方向。昔日的汇源能否再创辉煌,还要打上个问号。也许再有资本注入之时,汇源果汁还能依旧高光无限。但长远看来,商业时代没有永远的胜利者,只有不断进取和创新,与时代共进的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