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5后的文娱消费日记里有什么
日前,艾瑞咨询发布《2019年中国95后洞察报告》,报告展现了95后的一些消费现状。例如95后每月花销超过3000元,生活较为富足;多数95后具有一定的理财意识;乐意进行文化娱乐消费,41%的95后为偶像“用爱发电”,过去一年平均消费金额高达1365元;95后已成为二次元文化圈的主力,不吝啬付费购买周边产品……
透过《2019年中国95后洞察报告》,可以看到,95后一边在拓展文娱领域消费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他们正在构建起态度鲜明的消费理念。
95后的钱到底去哪儿了?他们如今有着怎样的文娱消费观?关于花钱这件事,本报记者与一些95后聊了聊。
消费不计较太多,但必须和预期得到的文化体验对等
95后姑娘朴朵晴,毕业一年,从事电商工作。她的消费理念是:“吃的和精神上的东西缺不得”,几乎没有任何规划的文娱消费,容易一不小心加重生活负担,但目前没有改变的意思,开心就行。
看电影、戏剧和买书是朴朵晴文娱消费的主要内容。“2018年我一年在电影院看了30部左右的电影,2019年上映的电影质量和种类我实在不喜欢,就看了10部左右。自从买了kindle,我就很少花钱买纸质书了”。
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支出,朴朵晴从不记账,但凡出现“想看想要”的东西,她定会麻利入手。若是碰上一部预感品质不错的话剧,即使价格很不温柔,她也会想方设法买到票。
朴朵晴消费的核心标准是,花的钱必须和预期得到的“文化”是对等的。“比如我一开始预想这部电影是爆米花电影,只要不是一部逻辑混乱的电影,那么花30元我就可以接受。但是假如一部同为30元的电影是我期待很久的,瑕疵多一点我都不高兴”。
朴朵晴会根据文娱产品的“制作者态度”来严格判定每次消费效果。例如看完《送我上青云》后,她认真复盘了一下,觉得这部电影瑕疵不少,但是能看到姚晨作为导演的思考以及整个团队的努力,感受到他们“不是冲着圈钱来的”,因此朴朵晴内心对所谓的“对等文化体验”标准就可以酌情降低,认为自己“花的这笔钱受到了尊重”。
朴朵晴感慨,现在95后年轻人会觉得,在信用卡和花呗可以还得起的范围内就使劲花钱,能还得起就没什么。“很多年轻人都会有超前消费的负债压力,我觉得大家愿意承受这种压力的主要原因是,大家消费时感受到的快感要大于负债的压力。如果压力真的大到影响正常生活,自制力还是要有的”。
“我不想改变消费习惯,只想努力让自己挣更多钱,有能力负担得起自己。”对于管理资金的计划,朴朵晴希望能摆脱彻彻底底的“月光”,在工作第二年攒够1万元人民币。
为热爱花钱很值得,但追求快乐也要量力而行
在文娱消费上,朴朵晴坚持不记账,态度有点“放飞”。同样是为了让文娱消费体验更尽兴,24岁的银行柜员刘涵宇,选择非常精细地记账和严谨规划支出。
根据《2019年中国95后洞察报告》,在“2019年中国95后做过的支持偶像行为”统计图中,88%的人会观看节目、比赛等,而买代言商品的人群占据29%,参加见面会的占10%,95后为自己的偶像打call已经成为稀松平常的现象,自然饭圈消费也“强势霸占”95后的钱包。
追星,算是刘涵宇最主要的文娱消费。今年最近一次追星是夏天出国看爱豆的演唱会。刘涵宇展示了她的记账App账目:偶像演唱会门票是1200元人民币,机票花费1719元,签证329元,住宿和别人拼房两晚共计250元,出行期间其余零花钱500元。
“追星这种爱好,一不小心头脑发热就会花很多钱,比如演唱会票、站姐的周边都很贵。所以我每个月扣掉房贷后,会给自己的生活费设置一个限额,每记一笔就在配额中减掉相应的钱。”刘涵宇说,每次在“头脑发热”的边缘疯狂试探时,只要打开记账App,看看本月预计还可以花多少钱,然后进行灵魂拷问“究竟是哥哥重要还是吃饭重要”,整个人立马就能冷静下来了,再喜欢也要量力而行。
刘涵宇提到,当下一些记账软件设计得很花哨和高能,以“和你的偶像聊天”为卖点,吸引追星女孩下载使用。若想持续体验“爱豆回复你消息”的美好感受,你需要一笔一笔录入日常花销,收获“爱豆嘘寒问暖”——有一些从不记账的女孩玩着玩着蓦然回首,“咦?记账也不错”。
刘涵宇很惭愧,工作两年的她基本还处于“月光”状态,买房是家里人帮交了首付,追星肯定不能再花家里的钱。从2019年3月开始,刘涵宇将每个月开销配额减少1000元。而且她还有一个特殊的节流方式——由于所有冲动消费都发生在网购中,所以她会专门取出一部分现金装进信封“封存”,降低冲动“剁手”的可能性。
临近年终,记账App提示刘涵宇坚持记账打败了90%的人,她产生了一点成就感。“在我性格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清楚了解自己的消费情况,才能把控以后的消费习惯”。
银行客户经理黄玟玟,认为文娱消费的本质就是精神消费。“有机会就要抓住,我的小哥哥能火几年?”在黄玟玟看来,老一辈人的消费观,花钱必须买实用的东西,但对年轻人而言,花钱可能更多是为了图爽图开心。
“因为生活太苦了,你还不让我花钱吗?能力范围内的爱好,我不会care要多少钱,超过那个度的话,我也不会花钱”。黄玟玟对如何“节流”也有自己的小策略。“每个月我所有的消费都刷信用卡,下一个月还,这样可以留出一部分现金以取得利息”。
真情“入坑”的爱好,别人看不懂而我坚持投资
除了常规消费项目,一些在长辈眼中“怪力乱神的爱好”,亦是95后愿意长期坚持投资的对象。
正在德国留学的23岁姑娘赵曦,2019年的文娱消费账单属于汉服和棉花娃娃。她的妈妈最早看到她买回来的汉服时,态度是——“你别整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穿出去别人以为你有病。”但是到了今年,赵曦的妈妈已然很熟悉女儿感兴趣的这个领域,能准确说出赵曦每一套汉服的形制,比如能清晰分辨出哪一件汉服是“文物同款”。
赵曦对汉服的购买目标是一年得到一两套喜欢的款式足矣。“因为汉服算是大笔开销,我会有一个预期的限额,贵精不在多”。赵曦入手最贵的一套某知名品牌汉服,价格为3000多元人民币,这个数字对学生而言花费很惊人了。
“当时买那套汉服前,我给自己的预算只有1500元左右,我问我爹意见,他说要么就一次到位,要么就别买。刚好过年有团购折扣,我爹给了我一部分资金。”赵曦如今入手汉服的宗旨是宁缺毋滥,只买最喜欢的。
2019年赵曦的购物清单还多了棉花娃娃,则是因为今年6月“仿佛被神秘力量召唤”。“我开始只是想买个床帐,但觉得床头有点空,那就买几个娃娃吧,要不搜搜千玺的娃?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完全忘记了要买床帐这件事”。
入了“娃坑”,赵曦一口气买了各种配套产品,在她眼中,这不是玩娃娃,而是“养娃娃”。她会乐颠颠把棉花娃娃介绍给爸爸:“看!这也是你的儿子!”
同样在今年入了“棉花娃娃坑”的王嘉怡觉得,她能从中获得“重新塑造的快感”。当她精心打扮娃娃,并拍照在网络空间展示时,这个行为“表达了内心的审美和态度”;若是晒的“娃照”还能得到其他网友的夸奖,王嘉怡会感到很满足,同时她也会“观摩学习”网上更好看的娃娃装扮,“持续刷新审美和目标,永远走在上坡路上”。
另外,王嘉怡觉得这种爱好不会给日常消费带来很大压力。“大家很珍惜娃娃,在这个爱好圈子里娃娃是可以保值的,不会被丢弃和淘汰。如果你想换更喜欢的娃娃,挂到网上转卖给其他有缘人,对你自己起到回血作用,收支平衡,而整个圈子也在健康循环”。
王嘉怡感叹,这一类真情投资的爱好,还有一个好处是——“循环的周期很长,等待的过程中我们承担时间成本,未来消费时也会更深思熟虑”。
记者 沈杰群 实习生 余冰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