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一方面,餐饮、娱乐、文化、体育等行业消费受到较大影响,另一方面,生鲜电商、在线教育等新业态快速发展,“非接触配送”等模式升温。如何看待疫情对我国消费的影响?如何在新消费业态中找寻中国消费升级的新动力?对此,记者专访了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
赵萍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疫情对消费的影响比较明显,不过,抗击疫情的同时,我们也在危中寻机,培育发展新的业态,满足新的消费需求,并激发汽车等传统大宗商品消费潜力。总体看,我国消费的刚性和韧性将逐步显现,疫情结束之后“补偿式”增长可期。
在赵萍看来,作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本身就具有影响因素多、传导链条长的特点,受到收入增长、消费心理、消费习惯等长期因素的影响,这也是促消费政策效果难以立竿见影的原因。
从近年消费增长走势来看,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计的消费名义增速呈现连年下降走势,2016年至2019年,消费名义增速分别是10.4%、10.2%、9%和8%,增速创了历史新低,叠加疫情的影响,消费增长确实面临挑战。尽管如此,赵萍认为我们对消费市场的前景不必过分悲观。反之,要看到其中蕴含的新需求新机遇,看到我国消费“刚性强,韧性足”的现实基础。
在赵萍看来,疫情对某些消费领域产生冲击的同时,也创造并强化了一系列新的消费需求。
首先,疫情凸显了居民对网络的依赖,并将这一依赖强化为消费习惯。疫情期间,更多消费者选择通过电商平台购买食品、粮油等生活必需品,“非接触配送”等创新方式,进一步降低疫情传播风险,赢得社会认同,强化网民购物习惯。同时,微博、微信、今日头条、抖音等社交媒体,成为居民了解疫情、社交互动的重要渠道,增强了居民对网络空间的需求,也为后期网络消费增长进一步提速“灌满了蓄水池”。
数据显示,我国网上购物增速保持高位,渗透率逐年提高。2019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会社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上升至20.7%,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网络消费习惯的快速强化,将为消费增长,尤其是下沉市场消费潜力释放提供强劲动力。”赵萍说。
其次,超市、菜店等实体店显示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特殊时期,人们大幅度减少外出就餐,对粮油、生鲜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购买需求提升。“这表明消费者对超市、菜市场等的刚需仍然非常旺盛,只要进一步加强创新,实体业态将迎来新的增长期。”赵萍说。
再次,疫情期间,人们对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公共卫生产品需求大增。随着整个社会公共卫生意识的提高,公共卫生用品行业也将迎来长期的消费需求。
赵萍认为,综合考虑,疫情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变化,也预示着未来需要从供给侧补短板的方向发力,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为消费增长注入新动力。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相关部门都在针对这些变化进行政策安排,应对疫情的同时,着力更好地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扩大服务消费、健康消费,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从供需两端发力,促进消费稳增长。对于如何进一步发挥政策效果,有效激活我国巨大的内需市场,赵萍建议从四方面发力:一是,稳步提升居民工资性收入。疫情结束后,要继续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五险一金足额缴纳,调低个人收入所得税最高税率等方法,将初次收入分配向居民倾斜,保障居民持久收入的稳定增长,为消费增长奠定物质基础。
二是,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力度,补上供给短板。疫情期间,部分公共卫生用品供应非常紧张,这也暴露了我们在这方面的短板。建议加大公共卫生用品投入,并将部分公共卫生用品纳入到国家应急保障机制。
三是,从目前消费增长存在的巨大问题入手,释放汽车等传统大宗商品消费需求。从经济体量和消费规模来看,我国汽车消费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相关部委已多次在政策中提及促进汽车消费,并要求已实施汽车限购的地方政府逐步放开限制。“接下来,要进一步加大支持政策执行力度,从而为消费增长注入动力。”
四是,加大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不断完善生活服务业生态。疫情期间,网络消费习惯进一步得到强化,未来要鼓励餐饮、教育、文化、娱乐等生活服务业创新消费场景和业态。值得注意的是,生活服务业中绝大多数属于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建议通过定向减税、中小企业专项贷款等方式,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产能快速恢复,为潜在消费需求释放提供更好的供给条件。
在赵萍看来,随着政策逐步部署落实,相关企业加快探索,疫情对消费的影响有望于疫情结束半年之内恢复到正常增长轨道,继续担当经济稳增长的顶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