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仔癀(600436.SH)的迅速走红,引曝了中药概念股,相关公司股价在今年上半年急速攀升。期,随着中药企业的半年报陆续出炉,绝大部分企业的业绩实现同比增长,但同时,高昂的营销费用也被市场所诟病。

几年,部分中药企业创新停滞,主营业务遭遇天花板。虽然一些中药企业正在试图打破这一僵局,但进军大健康产业能拯救行业吗?

中报数据显示,A股上市的中药企业中,仅有康缘药业和桂林三金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超过了10%,天士力和以岭药业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超过5%,其他中药企业的研发费用大部分不超过2%。

数据同时显示,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几家龙头中药企业中,同仁堂的研发费用分别为0.9亿元、1.1亿元、1.3亿元和0.5亿元,片仔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亿元、1.1亿元、0.9亿元和0.6亿元,云南白药的研发费用则分别为1.1亿元、1.7亿元、1.8亿元和1亿元。这些明星企业的营收逐年增加,但研发费用不升反降,基本上一直处于吃老本的状态。

图片

可以看到,中药企业基本没有在榜单中出现过,目前推出的药品还多聚焦于基础疾病,没有针对大病去研发创新药。

研发不行,中药企业却在忙着搞营销。年报显示,7家中药企业上半年销售费用占比超过50%,其中步长制药今年上半年销售费用高达37.22亿元,但其净利润只有9.46亿元。营收前十名的中药企业中,销售费用低于10亿元的只有片仔癀一家。

从年报数据来看,中医药行业整体都有“高营销费用+低研发费用”的特征。虽然中药企业在研发方面受限于各种各样的客观条件,但这样的结果是,企业为了生存只关心销售数据,后续的研发跟不上,让中药在创新药的竞争中不断败下阵来。

多年以来,中药行业的研发较少导致各个药厂的药物同质化严重,中药企业不得不拓展中药以外的事业版图。但中药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药企业在发展公司自身的同时,也有义务为中药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在政策支持、龙头企业的带领以及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下,中药企业应该放下“浮躁”,将研发放在第一位。

2000年前,中药沿着“丝绸之路”被销往亚、欧、非三大洲的许多地区,一时风光无两。如今,希望中药企业可以让中药再创辉煌,让更多人认识到中药的价值,让中医为全世界人民的健康赋能。

关键词: 中药企业 研发不足 大健康产业 拯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