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渌口区南洲新区南洲产业园核心地段,一排排多层标准化厂房映入眼帘。厂房内,入驻企业正开足马力生产运营。园区另一侧,位于时代华昇公司旁一块面积约29亩的地块,曾经的闲置土地已经被分割出让,已迎来“新主人”。

去年,我市深入开展全市存量土地处置工作,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全年累计处置存量批而未供土地1.02万亩,处置率59.88%,排名全省第一;处置工业园区低效土地1.02万亩,处置率66.15%,排名全省第二……


【资料图】

低效闲置用地产出效益低、挤占发展空间、阻碍产业转型升级,面对困扰各地的普遍性问题,我市又如何破题?

任务指标设定高于省级标准

去年,我市将存量土地处置纳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内容,成立由市委书记为指挥长的“打造三个高地指挥部”,统筹推进全市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搭建市“三高办”下任务、县市区抓落实的工作体系。

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为力争完成任务目标,我市还将节约集约用地市级任务指标设定高于省级标准,并将工作纳入市对县市区绩效考核和真抓实干考核重点内容。

按照全市“一盘棋”原则,制定存量土地处置任务“一地一策”处置方案,召开清理处置闲置低效土地动员会,组建市县区微信工作群,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讲评”,定期分析研判形势、研究问题对策、开展工作部署。

譬如南洲产业园内那块29亩的地块,因公司业务发展调整,该地块达不到亩均税收标准,被列为低效用地。去年5月,园区管委会及产业集团马上与银行对接,协商对该地块进行解押。土地解押后,产业集团立刻向国土部门申请土地分割,再进行挂牌出让。目前该地块已开工建设,园区管委会“穿针引线”,让该地块得以重新焕发生机,“一地一策”活力彰显。

“出”“供”“管”三端设“闸”

位于攸县高新区“艾硅特项目”施工现场建设进入尾声。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规划用地100亩,预计今年将投产。可一年前,这里还是一块被“烂尾项目”占据的闲置用地。

“烂尾项目”占地,园区用地低效,去年这一现象在我市各园区时有发生。为盘活园区存量土地,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去年我市开展了全市产业园区土地利用清理专项行动,对各园区批而未供、闲置土地、低效用地进行重点清理处置。

低效用地清理,基础在“收”,关键在“管”。为此,我市在园区用地“出”“供”“管”三端分别开出多副“良方”,确保土地没有“躺着”晒太阳。

前端“标准地”出让。制定出台《园区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改革实施方案》,实施“事先作评价”“事前定标准”和“事中作承诺”,为企业需求量身定制了指导书,实现了“交地即交证”。全年完成“标准地”出让33宗1979.31亩,占比43.39%。

中期弹性供应。建立“亩均效益论英雄”评价机制,出台《工业用地弹性供应实施办法》,全市域推行工业用地弹性供应。在全省率先配套出台《株洲市工业用地出租办理规划施工手续的通知》,降低企业初始用地成本。全年完成工业用地弹性出让供应45宗、面积2392亩。

末尾全要素履约监管。强化土地利用“穿透式”监管,出台《进一步加强市本级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制度》,将《工业用地项目供后监管协议》配套纳入出让合同管理,约定项目用地效益要求、用地监管内容、监管工作程序和违约责任等指标。

关键词: 工业用地 闲置土地 土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