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免租,仍问津者鲜。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徐滔 摄

十年前,如果有人阻止你投资商铺,你一定会把他当做“仇人”,因为“一铺养三代”在当时深入人心,已成铁定赚钱的“经济规律”。


(相关资料图)

然而十年后,当年的“香饽饽”成了烫手山芋,就算是“不要钱”,也难以租出去。

线下实体经济,难道已没有了未来?

一年免租,仍无人承租

5月28日上午,记者前往天元区山水洲城二期东侧一理发店理发。

“一溜”长长的商铺,除了这个理发店和一家书店外,没看到有其他老板开门营业。“整条街”行人稀少,一片宁静。

大部分商铺的醒目位置上,张贴着“旺铺出租”。某一家商铺更是打出了“第一年免租,第二年半价”的招租广告。

记者拨打了这则广告上预留的招租电话。

老板姓龙,温州人,他说“免租、半价”是真实的,商铺43平方米,层高6米多,可以隔成两层,押金只要2000元“意思一下就行”,以后的租金也好说,“旁边商铺的租金如是800元/月,我也就收800。”

温州炒房团曾风靡中国,也曾赚得盆满钵满。但龙总的这次投资,也许要失算了。因为商铺迟迟无人承租,数十万的商铺投资不仅“连利息都赚不到”,每年还要交纳1000多元的物业费。

记者随后百度“株洲58同城·房产”,发现七一路、长江广场、银海学校、棉纺厂、中心医院附近等众多人气旺、地段好的地带亟待出租、转让的商铺、门店众多,最便宜的租金竟只要800元/月,租金1000—3000元/月的商铺很多。

而这种现象在10年前不敢想象,因为那时在人流鼎沸地段,绝对是“一铺难求”。

然而当下,放眼四周,稍微观察一下就知道,当下的株洲,商铺“出租难”不是个案,已成常态。

两大冲击 体无完肤

文总今年54岁,渌口区朱亭镇人。原芦淞市场群个体户。20多年的打拼,让他积累了丰厚的家产。

“不是99%以上的把握,我不会出手(投资)。”他说,三年疫情,让整体经济下行,眯着眼睛赚钱的年代已一去不复返了。赚钱难已深入人心,稳字当头,不仅是中央到地方的精神,“稳”也是当下所有老板投资的第一考虑要素。他举了一个例,如在一个稍微好一点的地带租赁一个100平方米的商铺,装修费+人工+水电+税务+其他各类不可预测费用,第一年至少就要投入100万元,也就是说,年度营业额至少要400万-500万元才可以保持不亏损。

“没有人无我有的核心竞争力,500万不是那么容易赚到的。”他说,这也就是这几年来,他仅仅只“出手一次,就是他崽创业时,他投资了一次,因为那不论盈亏都无怨无悔。”

如果说“稳投资”是商铺出租难的第一大原因,那么,当下火爆的“网络直播”,更是给了实体店最为沉重的一击,让商铺出租难度直线飙升。数年前,无论是淘宝、京东还是其他网络销售平台,商品的展示基本以文图为主,缺乏视觉冲击力和体验感,那么当下,“直播带货”就几乎完美弥补了以前网购的缺陷。当一个个俊男靓女、文艺主播以沉浸式的体验模式将商品完美展示给消费者,“直播带货”型的网络销售,几乎将线下商铺打得体无完肤。

“一内一外”两大因素,让商铺出租难已不可避免。

万千商铺 相忘于移动时代?

对于40—50岁之间的网民,这两天颇为伤感的一件事,莫过于“天涯”7天直播募捐300万元一事:如果7日内无法募集到这笔资金,也许昔日辉煌的“天涯”,就要和我们再见。虽然其社区执行总编宋铮只是说“‘天涯’没死,只是全身瘫痪,IDC欠费,服务器被停。”

1999年12月,中国网民890万,世界第八。这一年,阿里巴巴、携程等11家互联网公司拔地而起,“天涯社区”就是其中一员。“天涯”最高时候注册用户1.3亿。

众多网评认为,“天涯”之“今日窘境”,就在于其“清高而不愿改变,错过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回想10多年前芦淞市场群“商铺神话”,每年几十万元的租金,让每个株洲人感叹:“有芦淞一铺,三辈子躺着都不要做事了。”

然而短短十年,“商铺神话”破灭,芦淞市场群不少铺面不要租金,只要开门增加人气就行,仍难有租赁业主,让人唏嘘。

但万千商铺,就真的走了黄昏尽头?

38岁的肖总不这样认为。肖总也是渌口区朱亭镇人,他“子承父业”,仍然扎根在芦淞市场群,他说有商铺比没商铺肯定要好,因为商铺也是商业可信度和实力的最有力表象。他现在打造了一个专业的直播团队,直播批发服装、布匹,每年的利润,大概500万元左右。

“无论是线下的商铺,还是实体经济,我认为都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而当下,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才是准备入手商铺或正在经营商铺的老板们唯一出路。”

如果只是打价格战,最终的赢家只有一个。而我们追求的是“满园春色”。

商铺无罪,如果不改变我们的思想,仍“守旧而不创新,抱残而不思变”,就算不要钱的商铺给你经营,你仍会一无所获,甚至可能亏得“连短裤都要输掉”。

再不改变,万千商铺,真的就要相忘于江湖。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