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千亿大道和渌枫大道的“断头路”拉通,芦淞区和渌口区之间的来往更加方便快捷。 通讯员供图

近年,株洲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持续加大对解决停车难、老旧小区改造、拉通“断头路”等民生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让一份份民生问题清单蝶变为民生成绩单,不断将城市的“文明指数”转化为市民的“幸福指数”,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再升级。


(相关资料图)

新增停车泊位1.4万个 有效破解停车难

“再也不用一下班就急匆匆冲回家抢车位了。”家住株洲市二中小区的何彬的话语,说出了许多市民的心声。

全市拥有私人汽车近60万辆,停车难一度是市民吐槽的热点话题。何彬所在小区建成20余年,有272户居民,原来只有70个临时车位。目前,小区闲置的边角地被重新平整,改建为停车泊位。根据规划,该小区改造完工后,停车位将增加至190个。

石峰公园西门小游园,配置了80余个林荫停车泊位;芦淞大桥河西桥下的闲置空地,改建为临时停车场…………

2年多来,我市在充分调研、尊重居民意愿的基础上,重新分配小区公共资源,“腾笼换鸟”,增设停车泊位。同时,一些原本闲置的公共场地、桥下空间等资源,在民生工程建设中被开发利用起来,城市公共停车泊位大量增加。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我市开发利用闲置资源,共建设14080个临时停车位。其中,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增加车位7687个。今年,我市还将继续实施82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预计将增加2000多个泊位。

为更好解决停车难问题,我市于2022年底推出市直机关单位停车场错时开放共享政策,充分利用机关单位夜间停车场空闲便利,明确工作日的下班时段、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市直机关单位停车场向市民免费开放停车位。社会车辆进场停车时需要登记相关信息,并在每个工作日的早上7时前驶离。

目前,我市已有30个市直机关单位开放了停车场,提供错时开放车位1314个。

老旧街区和商业密集区,人流、车流量大,车位资源稀缺,违停执法引发的争议较多。我市在全省率先推出人行道违停“10分钟免罚”举措。执法系统首先向违停车主发送一条手机短信进行提醒,10分钟内驶离,免于处罚,超过10分钟,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执法更有温度,城市更加和谐。

投资14.5亿元 994个老旧小区换新颜

2021年,我市编制《株洲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规划》。根据市住建局统计,截至记者发稿时,全市共申报改造项目994个,100758户,完成投资14.5亿元,一大批老旧小区因此焕发“青春”。

天元区谢女士对老旧小区改造前后的印象极为深刻。2006年,她购买了天元区富绅花园一套130平方米的房子。

“那时小区坑坑洼洼,雨天积水多,晴天灰尘多,晚上黑灯瞎火,下水道总是堵,小区内不时还有老鼠穿梭,想起都害怕。”她说。

几年前,该小区进行了大改造:路面铺上了沥青,私搭乱建的各类违章建筑等全部被拆除,规划了统一的停车位,安装了路灯,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房子升值了很多,现在很多人抢着租。”谢女士说。

南苑小区、长征小区、荷花家园等众多老旧小区内建成了微公园;长江北路武装部小区利用空地加建了八角凉亭、坡型植被;原建材技工学校利用住宅区内高大乔木打造休闲区,将原本闲置的后院升级为雨水花园……

市住建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全市老旧小区改造深入推进绿色完整理念,很多老小区改造后有了小区内的微公园、绿色花园;深入推进适老化改造,方便老人等特殊人群出行,休闲;新增新建翻新篮球场、乒乓球台、羽毛球场等文体类设施,让更多老旧小区居民健身就在家门口;实行雨污分流;全力推进路灯路面停车位等基础设施改造……

老旧小区改造后,居民生活环境大为改善,房屋升值,盘活了二手房交易和租赁市场,拉动了老旧小区装饰、家电、加梯等行业发展,小区物业、居民自治制度日渐完善。

打通“断头路” 畅通“微循环”

芦淞区千亿大道位于航空城核心区,全长约1200米,路幅42米,双向6车道,是航空城连接渌口区的重要枢纽。但因为千亿大道和渌枫大道连接处有数百米距离数年来一直没有打通,导致渌枫大道成为一条断头路。

9月,随着这段“断头路”竣工通车,芦淞、渌口两区又多了一条高质量互通之路。

路通,则百业兴。打通“断头路”不仅是予民方便,更是为发展奠定基础,既方便群众出行,缓解交通压力,也带动了周边商业的发展。

根据《株洲市“十四五”城市畅通行动方案——交通“治提增”行动计划》,我市将陆续拉通铁东路、藏龙路、南塘路、昆仑山路、白云路等城市“断头路”,完善区间路网158项,打通红旗中路、铁东路等43处交通堵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