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省职业技能大赛期间,我市邀请技能人才走进航空企业参观。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何春林 摄

株洲造飞机正进行飞行表演。通讯员/刘鹏飞 供图


(资料图片)

“这些年,我们公司80%以上的新员工都是通过校园招聘而来。”“我们这里大部分员工招聘均是通过网络渠道。”……春节前后,虽然株洲线下招聘会一场接一场,但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南方)和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山河科技)等企业,参与兴趣并不大,这是为什么?

现状:研发技术类人才奇缺

这些年,作为株洲五大千亿产业集群的重要一级,航空产业发展迅猛。目前,在58.1平方公里的株洲航空城内,有整机制造企业2家,发动机研制企业3家,优质配套企业28家,同时还聚集了山河通航、翔为通航等14家通航运营企业,机队规模及运营服务能力居全省之首。

航空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隐藏着对人才的巨大渴求。一份调查显示,株洲打造千亿航空产业集群,需要增加10万至20万名航空产业人才,缺口巨大。

中航南方是我国早期的6大航空企业之一,对高端技术人才需求明显。“近五年来,我们每年都会补充约150名技术人才。”中航南方人资部易女士介绍,招聘对象主要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待遇方面,本科生起始年薪为9至10万元,博士生起始年薪为26至30万元,进入企业的第二年薪酬会有明显提升。

山河科技属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有200多名员工,研发人才占了30%。“具备航空工作经验的研发人才缺巨大,我们一直在招聘。”该公司人事主管张女士介绍,具体岗位包括高级飞机结构工程师、高级飞机强度工程师、航电工程师、总体工程师等,薪酬每年15万元到30万元。

趋势:校企合作“补缺”

“航空产业人才缺口大,制约了产业健康发展。”采访中,多家企业表达了类似观点。“株洲航空人才从哪里来?”已多次成为部门、企业、高校的共同话题。

从企业反馈信息来看,研发类人才主要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双一流”院校工科毕业生。普通技能型人才来源,主要集中在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张家界市航空职业学校、长沙市航空工业职业学校等外埠高职院校。

不难看出,有着“工匠摇篮”之称的株洲,航空人才的供给与本地航空产业发展并不匹配,不少企业不得不舍近求远。

山河科技相关负责人说,由于高校综合实力和人才培养方向等因素,本地一些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集中在一线技工岗位,而非研发类。

“我们普通技能型人才也会很快要求为本科学历了。”中航南方人资部相关负责人说,随着产业升级,航空产业对人才要求会越来越高。这意味着,本地一些职校开设的专业、培养的方向,需要与时俱进地调整,而且学历是一个硬伤。

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意识到了这一点。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尹万建介绍,两年前,学校紧跟航空工程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成立了航空工程学院。据了解,这是一个专门培养航空高端装备制造与通用航空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二级院系,设有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航空材料精密成型、飞行器维修技术等6个专业,47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5人、副教授10人,博士2人。

株洲南方航空高级技工学校也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刺激下,通过深化产教研融合,与中航南方、南方宇航、山河科技、湖南翔为通航等航空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

关键词: 普通技能 产业集群 制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