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干部“上门夜访”居民代表。受访者供图

要干什么,能干什么,这是很多推选出来的居民代表共同面临的困惑。为此,荷塘区茨菇塘街道以“作风建设年”为抓手,利用晚上的空闲时间,街道、社区干部走街串巷“上门夜访”,为居民代表答疑解惑。

第一轮“上门夜访”历时一个月完成,共走访1495名居民代表,领导干部真正把政策、服务、关心带了下去,把民情、需求、矛盾排摸了上来,共收集具体意见建议近700条,已解决400余条。


(相关资料图)

1 选居民代表 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厘米”

去年10月底,我市启动全域村(居)民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后,茨菇塘街道在充分发挥省级基层治理创新试验项目成果——“楼栋长来当家”的基础上,把楼栋长推选为居民代表。

同时,街道还进一步挖掘党员、志愿者和热心居民当居民代表,优化党员干部进小区报到服务机制,鼓励、支持在职党员担任居民代表。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言荣花曾以在职党员的身份在前进社区世贸广场小区组建抗疫临时党支部,在战“疫”中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这次被成功推选为居民代表。

按照一位居民代表联系5—15户居民的基本原则,这次共推选出1495名居民代表,联系2.1万余户。

2 “上门夜访” 实现双重“双向奔赴”

选好居民代表只是第一步,如何带好居民代表的队伍,真正成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的强力“引擎”,为此,街道党政班子带头开展“上门夜访”。按照每人走访5-15名居民代表的原则,历时一个月,全体机关、社区干部足迹踏遍了辖区的每一条小巷,夜访了所有居民代表,构建起了“街道、社区干部—居民代表—居民”三级联络服务体系。

茨菇塘街道辖区以老城区为主,小巷狭长偏僻,需要兜兜转转,上坡下坡,如果不熟极易走岔路。一个傍晚,结束工作后,街道党工委书记刘石平就出了门,熟门熟路直奔居民代表家中,就街道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五个一·五个表率’机制与居民代表深入交流,聊完已是夜里10点半。刘石平说,“通过街道、社区干部服务居民代表,居民代表服务居民,实现双重的‘双向奔赴’,基层治理真正深入到了每一户人家。”

“居民代表是个‘新鲜事’,虽然我感到很光荣,但也担心自己无法胜任。”601社区居民代表吴一终在面对“上门夜访”的茨菇塘街道办主任何毅时坦言,“现在居民代表有了联络人,不仅在服务居民时有问题可以及时反映,我们自己遇到事也能得到帮助,心里踏实多了。”

3 聊家常 暖民心得民间智慧

每一位社区、街道干部“上门夜访”时,虽是聊家常,主题还是离不开告知居民代表的工作职责,了解居民代表的所思所想、所见所感、所愁所盼,让不少初次担任居民代表的群众吃下了“定心丸”。

记者在大家的“上门夜访”笔记本上看到,居民代表反映的事情五花八门,事无巨细,既有共性问题,也有个性问题,如反映老旧小区设施破旧、小区独居老人管理、孩子就近入学问题等。

“上门夜访”过程中,居民代表的微心愿也收集上来了,街道、社区干部积极帮助其解决就业、就医、就学等实际困难63件,圆梦微心愿365个,让居民代表真切感受到街道党工委的关怀和温暖。

高手在民间,答案在基层。居民代表在反映问题的同时,他们在业委会选举、物业服务、小区建设上大提宝贵意见,在社会风气、小区风范、家庭美德等方面也有很多独到见解。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