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智能家居快速发展,逐渐渗透到居家生活的各个领域,衣食住行、吃喝玩乐……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正在进入“智慧时代”。温馨的家除了方便舒适,更重要的是住得安心、放心,智能家居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存在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智能设备优势突出

智能家居系统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智能云端控制技术、综合布线技术、医疗电子技术等,依照人体工程学原理,融合个性需求,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个子系统如安防、灯光控制、窗帘控制、煤气阀控制、信息家电、场景联动、地板采暖、健康保健、卫生防疫、安防保安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网络化综合智能控制和管理,实现“以人为本”的全新家居生活体验。

比如,下班回家,突然发现忘了带钥匙是不是很尴尬?智能门锁免去了用钥匙开门的麻烦,安全的密码输入、先进的360°指纹识别、无需供电的感应式智能IC卡、隐藏式应急钥匙插孔、手机临时授权密码开锁,各种开门方式任君选择。智能APP会详细记录每一次开门痕迹,实时知晓家庭成员到家的情况,随时查询开门信息。门锁出现异常状态会立即推送报警信息,如遇危险情况即可紧急处理,出门在外更放心。同时,面板内置防撬报警功能,撬动面板立刻报警,全方位保“家”护航。

智能安防配件可以防患于未然,全方位管理家居安全。您出门在外,家里如果发生危险状况可以远程警报提醒;老人独自在家遇到突发事件也可以得到紧急救援。将门窗磁传感器放置在门窗上,如有人闯入会被触发,将立即报警。智能烟雾传感器可实时监测烟雾发生,智能CO检测仪可灵敏检测室内一氧化碳的浓度,严防家人煤气中毒。智能水浸传感器、智能燃气报警器等实时监测室内情况,突发状况及时发出报警提示。

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据记者了解,虽然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起步较晚,但海尔、TCL等知名的传统家电行业巨头以及一些互联网巨头如小米、360、腾讯等均已经进入智能家居行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研发智能家居技术。但由于智能家居行业缺少统一的网络协议、接口协议,不同厂家的产品还难以实现互通。更重要的是,智能家居设备虽然能带来便捷舒适的生活体验,但其背后的安全风险同样不容忽视。“时刻能见,心无挂念,你想看到的都能帮你看到。”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发现一款月销量近万台的智能摄像头把这句话作为宣传语。在手机上随时随地关注家中老人、孩子、宠物的动态,或者实现远程看家、看店、看车,这是很多人购买智能摄像头的初衷。

但是许多消费者不知道的是,自家摄像头的信息,外人也可以随便看。根据此前媒体爆料,只需支付188元,就能获得可以播放家庭摄像头摄制内容的软件,输入相应IP地址、登录名和密码,就能成功登入摄像头,远程查看实时监控画面。在一些QQ群内,被破解的IP地址甚至会被群主作为招揽人气的礼品,免费向群员发放。

针对智能摄像头可能存在的信息安全危害,相关部门曾采集了38个品牌40批次的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80%的样品存在安全隐患。有的样品后端信息系统存在越权漏洞,同一平台内可以查看任意用户摄像头的视频;有的样品允许任意查看或下载存储在后端信息系统的用户注册信息和监控视频。

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中心相关人士也对记者表示,近年来,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路由器等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利用,针对物联网智能设备的网络攻击事件比例呈上升趋势。“从法律角度看,智能家居设备被破解,导致用户的信息被分享售卖,主要是侵害了用户的隐私权。《民法总则》《网络安全法》等都对公民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

呼唤尽快出台安全规范

“智能家居产品是一种联网设备,在万物互联的时代,隐私信息安全是消费者重点担心的问题。”消费者张先生对记者如此表示,“不希望自己的隐私被其他人甚至黑客所利用。”

“解决智能家居应用的安全问题,首先要对系统安全技术加大投入,用技术对抗技术。”复旦大学软件学院教授韩伟力认为,“分析智能家居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厘清其本质,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严肃的科学问题,需要研究人员结合技术本身和应用实际,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广泛深入的工作。但这方面,通常被智能家居和物联网领域的产业人士所轻视。”

业内人士指出认为,智能家居产品不能重功能、轻安全,应尽快出台智能家居产品的安全规范,探索建立企业隐私保护的信用机制。

此外,一直到今天,智能家居系统依然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大部分研产一体的企业只能参照国外标准,各个厂家各自为政,不同产品之间各种通信协议繁多,设置了严重的竞争壁垒,对消费者的使用安全与后期维护升级带来了很多麻烦。

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中心建议,智能设备生产厂商应做好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工作,制定完善的网络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发现设备存在漏洞或被植入恶意程序时,能够提供在线升级功能,或及时通知用户手动修复。(记者孙蔚)

关键词: 智能家居 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