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北京商报记者根据银保监会官网披露的信息不完全统计,年内已有4家中小银行因不良资产处置问题领罚,涉及的违规行为主要包括违规发放贷款掩盖不良资产、人为掩盖资产质量真实性、虚假处置不良贷款、违规转让不良资产等。“花式”掩盖不良背后,中小银行面对资产质量压力应如何“疏压”也受到市场的关注。
年内4家银行领罚
天津滨海银保监分局2月2日公示的信息显示,天津农村商业银行汉沽支行因违规发放贷款掩盖不良资产,被罚款30万元,相关负责人也领到警告处罚。
据了解,天津农商行2010年6月正式改制挂牌成立。根据该行年报,该行2017年至2019年间不良贷款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始终保持在2%以上水平。2017年末至2019年末,该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48%、2.47%、2.45%。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2021年开年,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就受到了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3日,年内包括天津农商行在内,已有4家银行因不良资产处置违规领罚,机构及个人共计收到8张罚单,另外涉及的银行分别为浦发银行安阳分行、莱商银行菏泽分行、阜新农商行。
从罚款数额看,机构罚款在30万-50万元不等。上述银行主要违规案由包括违规发放贷款掩盖不良资产、人为掩盖资产质量真实性、虚假处置不良贷款、违规转让不良资产等。
2020年以来,银保监会加大对银行资产质量真实性的核查力度,亦有银行因掩盖不良等问题被监管多次点名,引发市场关注。2020年6月银保监会曾一次性公示10张罚单直指贵阳银行以贷还贷、掩盖不良等多项违规行为,罚没金额高达260万元。2020年7月,浙江民泰商业银行宁波分行曾被罚205万元,主要因该行存在通过各种不正当方式吸收存款等违法违规行为。2020年末,该行再因通过不良信贷资产的非真实洁净转让方式隐藏不良贷款等情况,被台州银保监分局罚款90万元。
不良压力上升
事实上,银行“花式”掩盖不良的手段已引起监管部门的警觉。2020年6月24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开展银行业保险业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的通知。
严监管之下,银行为何要违规处置不良资产、隐藏不良贷款?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认为,主要原因有四点,一是满足监管指标要求,并可相应减少拨备计提增加盈利;二是出于完成内部业绩考核指标;三是由于经营监管环境变化,尤其是突发疫情冲击,部分中小银行的不良贷款压力大幅上升;四是中小银行不良处置往往拿不到好的市场价格,处置成本过高,因此,有动力将不良隐藏,待日后消化处置。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中心副主任陶金进一步指出,虽然2020年以来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过程中,增加了定增搭售等新手段,但中小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手段仍然相比大行较少,面对不良积累和处置压力,完成监管指标有困难,违规处置不良资产的现象便开始增加。
“2020年银行体系加大处置不良资产力度,前期监管部门估计加强了窗口指导,要求中小银行集中处置不良资产,这可能造成了中小银行的压力。”陶金补充道。
加强风控是关键
疫情暴发以来,银行资产质量面临考验,不良资产处置力度空前。数据显示,2020年,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资产3.02万亿元。截至2020年末,不良贷款余额3.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816亿元;不良贷款率1.92%,较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76%,较年初下降5.1个百分点。
目前,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手段主要包括,清收核销、诉讼追偿、与AMC(资产管理公司)合作打包债权转让、协调组织债务重组、发行不良资产ABS(资产证券化)产品、定增“搭售”不良资产等。银行业处理不良的手段也在逐渐创新,如继监管放开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试点后,平安银行率先“吃螃蟹”,成为银行业首个挂网推介个人不良贷款资产包的银行。
有业内人士预计,今年银行不良生成率仍会处于较高水平。中小银行在提高资产质量和不良资产处置方面还需要做哪些工作也受到市场关注。
在周茂华看来,虽然今年银行业潜在不良贷款压力依然不小,但预计不良风险还是整体可控的。陶金认为,疫情的影响肯定会导致未来不良贷款的增加。但因为去年银行加大处置不良资产力度,同时在金融让利实体经济的背景下,很多银行提升拨备,更加严格认定不良资产,相当于挤掉了一部分“脓包”,客观上使得这些银行能够在2021年轻装上阵。不过,考虑到监管仍有可能在金融环境相对较好的时候集中处置不良,因此不排除下半年会在监管的引导下加大对前期不良的处置。
“为提高资产质量,处置不良资产只是治标之举,更多还是有赖于银行对风控能力的提高和体系建设”。陶金进一步表示,为做好这一点,首先可以根植于区域经济发展,做好当地企业和个人服务金融服务,了解和熟悉客户,减少信息不对称,以业务促风控。还可以进一步加强金融科技应用,事实证明那些金融科技应用更深化的中小银行的风控能力和效果都优于其他中小银行。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马嫡 实习记者 许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