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统计局3月9日公布的一份数据分析显示,2021年成都都市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5011.9亿元,比上年增长8.6%,增速比全省均水高0.4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为46.4%,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比重达33.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成都都市圈主干能级持续提升,引领带动作用突出,发展水实现新突破,人均GDP迈上8万元台阶、达1.3万美元,达到全球中等收入地区水

分析显示,成都都市圈内协作共兴的产业圈、开放合作的朋友圈、快捷高效的通勤圈、便利共享的生活圈正在形成。

协作共兴的产业圈

省政府印发的《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突破3.3万亿元。如何实现目标?产业协作共兴是关键。

成都都市圈依托“三区三带”,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整合构建电子信息、医药健康等跨区域产业生态圈和重点产业链。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2021年,成都都市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1%,增速比全省高1.3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5495.2亿元,增长9.6%。

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成都都市圈服务业增加值15487.9亿元,增长9%,增速比全省高0.1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达54.8%。

产业发展后劲足。成都都市圈工业投资增长11.9%,增速比全省高2.2个百分点。

开放合作的朋友圈

成都都市圈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交汇点,如何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一方面,成都都市圈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全力推动消费模式、消费业态、消费场景升级。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成都都市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万亿元,达11336.8亿元,占全省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比重分别为47%、32.8%。

另一方面,成都都市圈加快打造高能级开放台,着力提升开放合作水。2021年,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运,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居全国第2位;中欧班列成都国际铁路港和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初步实现两港一体化运营,境外城市站点增加10个、达68个。

快捷高效的通勤圈

成都都市圈着力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已基本形成高铁半小时、高速一小时通勤圈。

高效率交通网络密度不断提高,成都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城际断头路打通项目加快启动实施。坚持推进动车公交化,都市圈日开行动车达120对,均最短运行时间23分钟。交通服务同城化持续深化,稳定开行10条跨市公交,天府通在都市圈实现一卡通刷、一码通乘、优惠共享。

便利共享的生活圈

在教育方面,统筹教育资源跨市配置,推动“教育+互联网”发展,成都优质网教资源覆盖德眉资学校150所。

在医疗方面,跨地区、跨机构就医实现“一码通”,加速推进医联体建设及医疗资源共享。在社会保障方面,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服务网络不断扩大,在全国率先实现职工医保参保关系异地转移“一站式”通办,首创都市圈住房公积金同城化贷款异地使用政策。在文化体育方面,联合打造三星堆、大熊猫等天府文化名片,实现图书馆文献通借通还,加强体育赛事和户外运动资源统一规划开发。在政务服务方面,共同发布都市圈营商环境宣言,10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同城无差别受理。(记者 张彧希)

关键词: 成都都市圈 发展水平 实现新突破 生产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