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治理议题日趋复杂多元。新形势下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亟须立足城市发展实际和人民需求,着眼党建引领、重心下移、科技赋能,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党建引领。城市治理体系由众多子系统构成,需要各种治理主体共同参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各种治理主体才能形成合力。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需要搭建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平台和载体,也需要构建有效管用的制度机制,实现党建引领与城市治理深度融合、有效衔接,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城市治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一方面,综合考虑区位特点、人群特征、服务半径等因素,整合党建、政务和社会服务等各种资源,依托街道、社区、楼宇等,建设覆盖广泛、集约高效的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使之延伸到基层末梢、贯通到基层治理,夯实党领导城市治理的坚强堡垒,提升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工作水平。另一方面,以党建引领城市治理创新,建立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强化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构建市、区、街道、居民区四级党组织联动体系,有机联结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推动各级各类党组织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互融共通。通过党建引领治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凝聚基层政权组织、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的合力,下好纵向联动、横向互动、融合共治的“一盘棋”,实现服务精准对接、治理精准落地。

推动重心下移。城市治理的立足点在基层。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瞄准并打通影响基层治理效率的痛点、堵点,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的能力与实效,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推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落实到“最后一米”。推动管理下移,理顺条块关系、明晰权责边界,推进街道内设机构职能整合和功能优化,将公共安全、综合治理、社会治安防控、矛盾化解和涉及居民基本权利与生活的事务纳入责任清单,规范社会管理事务的分类和分流,进一步强化主体实施责任,推动办事流程规范化、标准化。推动服务下移,针对多元化、个性化、差别化的服务诉求,调整优化网格设置,整合党的建设、综合治理、城市管理等各类网格,把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市场服务、志愿服务下沉到网格,精准投送至千家万户,探索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化体系,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发挥各类社区社会组织的专业化优势,以“微治理”畅通基层社会的“微循环”。推动资源下移,加强基层社区的人力、物力、财力配置,加大基层社区的时间、精力、重心投入,保障管理、服务下移的效率和效益。

强化科技赋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市治理提质增效,需要实现智能化。当前,智能化正在成为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必须牢牢把握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实现城市治理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助推城市治理决策科学化、防控一体化、服务便捷化。完善顶层设计,围绕城市治理需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社区感知网络设备改造,合理布局服务配套设备,维护好通信网络设施设备,提高系统集成与共享能力。以5G、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进行全方位高效采集,确立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有效整合信息发布、信息交流、社会管理、居民自治和社区管理数据库等功能,让数据在各种应用中充分共享,最大程度避免“信息孤岛”。针对居民需求建立广泛参与的社区网站和论坛,提升系统活力。

(作者为中国社区发展协会智慧社区工作委员会主任)

关键词: 城市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