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年终,户籍还是猝不及防来了一波高潮。

10天内5大城市齐推户籍新政,就连祖强地级市也坐不住了……

苏州市户籍新政:租房即可落户!

12月22日,苏州市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实施意见》,将户籍制度改革推向纵深,希望吸纳更多类型的人才融入到城市发展中。

《意见》提出,落实租赁房屋常住人口在社区公共户落户政策,经房屋所有权人同意可以在房屋所在地落户,也可以在房屋所在地的社区落户,破除隐形门槛。

实施省内特大城市苏州与南京在积分落户时,实现居住证年限和社保年限积累互认。

苏州是中国普通地级市的领跑者,有“最牛地级市”之称。去年苏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235.8亿元,位居全国各大城市第六,普通地级市第一。苏州的GDP总量大,主要体现在强大的工业制造业。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苏州科技大学城市发展智库研究员徐天舒分析,苏州户籍制度的改革,是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最直接做法,也可以让更大范围内的人才更好享受到长三角一体化的红利。

这有几大背景:

一是,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指引下,苏州、无锡和常州的苏锡常都市圈领导人会议已召开过两次,经典“苏南模式”正被新一轮注解,苏锡常探索一体化更有利于为长三角一体化做出贡献;

二是,作为江苏长江以南地区的两大经济引擎实现积分落户互认,提升了江苏的整体竞争力。

三是,江苏以外向型经济著称的苏南城市近几年来人口净流入明显低于同类城市。

十天内五大城市推户籍新政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近十天来,第五个宣布放开放宽落户门槛的一二线城市。

12月14日,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降低落户条件壮大人口规模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实现落户“零门槛”,不设学历、年龄、就业创业限制,外省市人员均可申请在福州市落户,六县(市)、长乐区人员均可申请在五城区落户;凡具有福州市户籍的人员,其近亲属均可申请投靠落户。

在无锡,无锡市对《无锡市户籍准入登记规定》进行了修改,全面取消江阴、宜兴行政区域内的落户限制,实行以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指经过住建部门租赁登记备案的出租房屋,下同)或合法稳定就业为基础的户口迁移制度,为无锡市探索建立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积累经验。

一线城市广州也有大动作。12月16日,广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广州市差别化市外迁入管理办法》的意见通告,在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从化区和增城区7个行政区实施差别化入户政策,在实施范围内就业或创业,且同时符合条件的人员,可将户籍迁入广州市,在差别化入户实施范围内的行政区办理登记入户。

14日,青岛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扩大会议,研究审议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将进一步放宽放开外来人口落户限制,放宽学历、技能人才落户条件,在青岛具有居住性质产权住房(含已网签)即可办理落户,同时在城区取消积分落户限制,全面放开县域三市落户,并鼓励举家迁徙和亲属投靠。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说,现在除个别超大城市的落户门槛比较高以外,大部分城市的落户门槛已经放得很低。在人口老龄化、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滑的情况下,一二线城市都在抓紧吸引外来人口尤其是年轻人落户。青年人才是消费、创新创业和就业的主体,有年轻人的城市才有未来,放开落户门槛也是为未来竞争打下基础。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说,一二线城市纷纷放开放宽落户门槛,会加速二次城镇化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农村人口会继续向城市流动,不同城市内部的人口流动也会加快,中心城市、主要城市群将会集聚更多人口。

户口的吸引力有多大?

事实上,上周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列为明年的七大重点任务之一。

其中有一句表述是——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

时隔四天,苏州市政府发布《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实施意见》,调整落户政策,其中包括租赁人口落户、积分落户与南京互通等重大举措。

消息刚出,就登上了微博热搜。超高的关注度背后,反映的是当前大城市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租购不同权”。

“租房落不了户,即便落了户,他不能够完全享受和当地市民一样的权利,包括子女受教育、就业保障以及其他方面的权利。”

根据《城市进化论》,中国城市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冯奎表示,苏州此举,从政府角度说是推进高质量的城市化,从市民角度看就是要实现租购同权。

在他看来,未来租房落户应该成为城市化发展中的一个“标准动作”,不仅如此,随着城市发展进入2.0阶段,从单纯关注经济增长转向全面发展,影响城市吸引力的因素也在发生转变。

最新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户籍政策对城市吸引人才的影响明显减小,除一线城市外,在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中均排在末位↓↓↓

△ 城市人才吸引力的影响因素 注:按重要性排序点击查看大图

这项调查由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中国城市发展中心和中国经济信息社共同发起,覆盖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共收回有效问卷11625份。

根据城市级别划分,来自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比例为12%,省会城市为37%,一般地级市为43%,另有7%来自县。

从年龄看,30~59岁的受访者占比达91%。其中40~49岁年龄段参与调查居民最多,占比达38%,30~39岁年龄段占比29%,50~59岁年龄段占比24%。

课题组组长冯奎表示,基于问卷调查可以看到,户籍政策总体上已经不再是制约城市吸引人才的主要因素,说明户籍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一线城市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仍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在他看来,新一轮户籍政策更重要的是提升城市的内在生命力、内在活力。“租购同权”朝着完整的市民化大大迈进了一步,未来,租户落户应该成为城市化推进中的一个“标准动作”。

为什么租房落户 却不肯全面放开?

根据《叶檀财经》分析,租房落户并不是什么罕见的选项,从去年开始,全国各地的抢人行动就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能叫得上名字的城市基本上都有相应的放松,甚至上海,都在人才落户上,松开了口。

这些城市里有比较极端的,比如比如济南、石家庄,以及前几天的福州,省会城市完全开放,非常简单粗暴;也有相对保守的,比如郑州、海口、昆明、吉林省、常州,甚至是无锡,选择了局部放开。

不管是哪种,共同的特点之一,就是租房落户。

之前我们就说过,全国真正具备“户口”这个优势的,其实只有北上,这两个地方的落户,真正构成了类似护城河的东西,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北上在选择“更加高端的人才”,而落户的人,则在追寻更好的社会福利,比如子女上到顶尖大学的几率大增。

其他城市的户口,除了能买房,很多并不具备类似的功能,单纯就是隔了扇门,而门后,却没有期盼已久的宝藏。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如此,这些城市干嘛不干脆都零门槛放开落户呢?

一是这些地方还没放弃筛选,还在继续择优;二则是零门槛不代表效果最好,毕竟人都有一个心理,那就是门槛越高东西越俏,你完全没了要求他反而还不稀罕了,说明你吸引力有限。

再三斟酌,就选择了租房落户的道路:保住了自己逼格和吸引力的同时,还拉来了人,并且为自己未来的房屋租赁买卖事业打下了更大的基础,一举多得。

租房是全国都在推行的“新动力”,搞好了不仅能解决自己常住人口的住房问题,还能给自己的房地产行业上一份保险,万一楼市不给力了,还有租赁市场顶上。

由于各地现在都在大力推进租赁市场发展,再加上各种租房落户的周期,短期内也许会对楼市造成一定影响,但是长期来看,显然还是楼市沾光。

毕竟,落户的精髓(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说,没有之一),就是给了个买房的快捷通道,永远不要低估中国人对“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的狂热。

放宽落户不能放松调控

放开落户对拉动楼市的作用很明显。

在史上最严厉调控之下,很多城市会发现,人才引进,放松落户是个突破口,人进来就势必会带来购房需求,对经济、对楼市都是一箭双雕,从城市营销角度,也是一场胜利。

盘点三年以来的抢人大战成绩单,深圳、广州、杭州的人口分别增长了146万、126万、117万,位居前三。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这其中的深圳、杭州楼市在这一轮调控中依然火爆,是这一波房价的领跑者。今年4月份以来,广州房价走势也径直向上。

显然,这跟它们过去两年进一步放宽人才引进落户政策不无干系。尤其是深圳和杭州都已经把门槛降低到了大专学历。如今广州也紧跟其上,跟深圳、杭州看齐。

有深圳、杭州等故事在前,很多人对大城市放宽或取消落户限制的政策心存顾虑:会不会冲击楼市限购的政策效应?

在这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中,限购是一大杀手锏。一二线城市无一例外均颁布过限购政策,规定外地人购房需要缴纳1~5年不等的社保或个税。如今,放松或放开落户限制的政策下发,以抢人大战之名,或多或少冲击着限购政策。当新市民涌向这些城市,不排除会出现新一轮的楼市暗涌,房价也因为这些新的推动力迎来考验。

如何平衡房地产开发和城镇化水平、人才需求和稳定楼市的关系,考验着不同城市的管理者。应该认识到,人才对城市的作用应该是拉动产业发展,而不是炒热房地产业。限购关上了投资炒房的大门,放宽落户不能成为打开的一扇窗。

放宽落户不是盲目抢人,更不是放松房地产调控。恰恰相反,只有加强房地产调控,使房价保持在合理水平,才能降低外来人口特别是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的住房门槛。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城市进化论、叶檀财经、中国房地产报

关键词: 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