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一,组成一个家;一家家,汇成千万家……”一首居民原创的《回天有我》歌曲在回天地区广为传唱。

2018年8月,“回天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之际,回天地区19个社区党支部发起倡议,号召大家从我做起,共建美好家园,吹响了“回天有我”的号角。如今,响应倡议的,不仅有属地基层部门,更有市级部门、社会力量的参与,回天的每一位居民都是自己家园的主人。

党建引领居委会、物业公司等五方共同破解百姓身边难题,35个市级部门和72个区级部门奔赴回天服务3400余次,住宅楼变身居民自治、守望相助的“立体四合院”,社会组织搭台激发社区治理内生动力……三年来,从“小我”到“大我”,回天地区成为北京社区治理的“试验田”,走出了党建引领、部门下沉、多方参与、全民共治的超大城市基层治理之路。

从“小我”到“大我”,党建引领全民共治

天通北苑二区1号楼1单元共16层、每层6户,是一座居民守望相助的“立体四合院”:一层是图文并茂的“我们都是追梦人”,二层是充满童真意趣的“儿童成长园地”,三层展示温馨的“邻里和谐”……

四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楼道里杂物堆积、痰迹斑斑、小广告如同狗皮膏药,电灯等公共设施坏了没人管。

一个单元楼门如同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好与坏都是居民最易感知的。但像回天这样的超大型社区,只靠街道办、居委会来管,根本管不过来。

赶上社区搞楼门文化建设,退休党员张淑芹一连拜访了93户居民。天通苑是20年前建设的经济适用房,很多居民都有老北京四合院的“情节”。“邻居们常来常往,把每层楼变成一个四合院,16层摞起来,不就是‘立体四合院’嘛!”她的这个主意立马得到大伙儿的支持。很快,单元里成立“综合管理部”,新增设五位门长,各楼层设有层长,在职党员踊跃参与楼层文化建设,老北京四合院里的热乎劲一下子回来了。

百姓都有改变家门口环境的意愿,缺的是把大家组织起来的机制。“‘回天有我’最初是由回天地区19个社区党支部发起倡议、号召大家从我做起的活动,核心正是党建引领下的全民共治。”市发改委副主任李素芳说。

“回天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过程中,逐步探索了一条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路径。华龙苑北里社区党支部以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为台,吸纳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各类组织共同参与,“五方共建”,解决卫生无人扫、门禁无人修等问题。

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等各方力量纷纷参与回天行动。一场名为“绿色觉醒——回天环保联盟招募令”的垃圾分类主题活动中,就引来了16家社会组织、环保单位。据统计,回天地区社会组织服务基层参与率达到70%以上,涌现出回天春晚、回超联赛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备受关注的物业管理难题也迈出治理的关键一步。目前,回天地区134个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100%;已组建业委会46个、物管会81个,业委会(物管会)组建率由14.9%提高至94.8%;党的组织覆盖率提高至97.5%。

从“小我”到“大我”,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机制在回天地区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围日渐浓厚。

送服务上门,市区单位报到服务3400余次

从去年开始,回龙观街道收到405件居民停车投诉,五分之一来自融泽嘉园小区。

小区地上停车费每年1600元、地下却要4800元,如此大的差距让居民更愿意把车停到地上。但地上车位数量有限,越来越多的居民干脆把车堵在内部道路甚至消防通道上。

融泽嘉园是西城区对接昌区建设的保障房小区,不仅居民大多来自西城区,小区开发建设单位、地下车库产权方也是西城保障房公司。仅凭街道的力量想要跨区协调并不容易。在治理过程中,市发改委疏整促专项办等市级部门主动出手搭台、送服务,把西城保障房公司、物业公司、昌区回龙观街道聚到一起,想出了在地下车库设置临时停车位的法子,停车乱象迎刃而解。

基层治理难,难就难在有些事基层政府管不了、推不动,急需市区部门出手相助。2019年,市发改委、市直机关工委特意要求市直机关每月到回天地区报到,解决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去年,到回天报到服务的市级部门从32家增加至35家。

三年来,35家市级和72家区级部门单位结合回天地区垃圾分类、群租房治理、公交线路调整等实实在在的需求,对症下药、主动服务,累计开展报到服务3400余次。

民呼我应,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

作为占地60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80万人的超大社区,回天地区是北京基层治理最具挑战的“试验田”:老旧小区扎堆儿,配套设施不足,公共服务与中心城区差距甚大……先天不足引发的不满让回天地区在12345热线等渠道的投诉量一度居高不下,回龙观街道、龙泽园街道和史各庄街道先后被列入投诉较多的“治理类街乡镇”。

亟须补短板、强弱项的,不仅是回天的基础设施,还有政府部门接诉即办、未诉先办、主动治理的能力。

“孩子刚满月,身体又不好,实在受不了钻孔凿墙的粉尘和噪音。”不久前,住在天通苑东华小区的孙女士向12345热线投诉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困扰。让她没想到的是,当天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就上门了,很快协商相关单位让她和宝宝到月子中心暂住。

依托回龙观、天通苑两大社区网和12345接诉即办机制,回天地区有了民意“直通车”,三年来累计梳理2000余条网民意见,接收12345诉求7万余件,并积极予以响应。

一个投诉带动一类问题的解决,一些共问题甚至不等投诉就得到治理。市区部门在回天专项治理中,清理群租房900套;规范店外经营行为4600余起;定点投放电动出租车80余辆、设置专属停车位50处,缓解群众出行难。

以人民为中心,必当以居民的幸福感为目标。党建引领、部门下沉、多方参与、全民共治的探索中,北京正擦亮“回天有我”这张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的金名片。

本报记者 曹政

关键词: 服务 回天地区 社区治理 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