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2月12日电 题:订单菜按“棵”卖

新华社记者王研、陈永强

人勤春来早。不等春节假期结束,38岁的李长清就从山东返回云南蔬菜大县陆良,一头扎进蔬菜大棚里,悉心照料一棵棵蔬菜。

记者到陆良县大莫古镇采访,还未进入大棚,当地干部就笑着说:“别人地里种的蔬菜论‘斤’卖,他这个菜论‘棵’卖,一棵十多块,还供不应求。”

记者走进大棚一看,在1米高的栽培床上,一棵棵水培生菜长势喜人,菜叶子翠绿欲滴。

“全都是订单式种植,除了卖到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还卖到香港,主要供给西餐厅做沙拉生菜。”云南陆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长清说,一茬的生长周期30天左右,按15元一棵算,每亩地年营收十分可观。

与在土壤中种菜不同,水培蔬菜采用的是立体化种植,根系不接触土壤;使用了自动化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营养液通过管道循环利用,用水、用肥、用工成本大幅减少;温度、光照和水采用智能化调控,大棚内安装有杀虫灯等设备……李长清说,正是因为无农药残留、维生素含量高,沙拉生菜在大城市广受欢迎。

陆良蔬菜种植面积80万亩,年产量逾200万吨。然而,组织化程度低、缺少知名品牌、产销信息不畅等原因一度制约了蔬菜产业发展。为从蔬菜大县向蔬菜强县转变,陆良县提出转变蔬菜产业发展方式,壮大“龙头企业”,提升生产技术水平,推动蔬菜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按照这一思路,陆良县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政策支持以及土地流转等举措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水培蔬菜等一批高端蔬菜项目落地生根。

“陆良的气候和光照条件很好,这里昼夜温差大、四季温差小、光照充足,非常适合种植蔬菜。”李长清告诉记者,陆航公司2017年从广州来到陆良,每年种植水培蔬菜50亩左右。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累计种植蔬菜和花卉3500亩,带动600多名村民就业。

28岁的李艳是陆良县大莫古镇村民。几年前,她将家里的3亩地以每年每亩1850元的价格流转后,家里有活就在家里忙,空闲时就到陆航公司打工。“一个月下来能收入几千元。”她说。

“除带动就业外,陆航水培蔬菜还对提高陆良蔬菜的知名度起到了积极作用。”陆良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杨玉良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