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未履行备案手续、侵占挪用基金财产……针对私募行业种种违规行为,近日,重庆证监局、深圳证监局等监管机构对多家私募机构开出罚单,加力整治私募行业运作乱象。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私募数量和规模持续增加,监管层针对私募市场乱象频频“亮剑”,旨在提高私募机构规范运作水平,突出“扶优限劣”的监管导向。同时,加大处罚力度也有利于让合规运营成为行业共识。

多家私募收罚单

重庆证监局6月10日消息,经查,该局发现重庆金科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金科股权投资”)存在产品投资者超过法定人数、未按规定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更新和报告有关信息、未按合同约定进行投资三方面的问题。根据《私募管理办法》和《私募新规》的相关规定,重庆证监局对金科股权投资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深圳证监局则于近日对一家百亿私募机构开出罚单。该局指出,深圳市盛世景投资(下称“盛世景”)在从事私募基金业务活动中,存在个别私募基金产品募集完成后未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办理备案手续的情形,违反了相关规定。同时,宁新江自盛世景成立之日起至今担任盛世景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对盛世景上述违规行为负有责任。依据《私募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深圳证监局对盛世景及宁新江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据中基协官网显示,深圳市盛世景投资成立于2010年5月17日,2015年5月8日登记为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规模区间在100亿元以上。

6月8日,广东证监局发布公告称,广东广茂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广茂投资”)员工在私募基金募集过程中存在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的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对广茂投资及员工杨子军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证监局仅于5月26日至6月2日短短七天内便公布了8份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其中,凯利易方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广东珀源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7家私募机构因从事私募基金业务违规被罚。从原因来看,涉及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向不特定对象夸大、片面宣传推介公司私募基金产品,未制定基金风险评级制度等多种违规操作。

此外,北京证监局在今年2月14日当天连开8张罚单,对8家私募机构采取行政监管措施。据《经济参考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北京证监局已对18家私募开罚单。其中,共有15家私募被责令整改,涉及侵占、挪用基金财产,将他人财产混同于基金财产从事投资活动,管理、运用私募基金财产,未能恪尽职守,未能履行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义务,未按基金合同约定向投资者披露信息等多种违规行为。另有3家私募被出具警示函,涉及未按照基金合同关于止损线的约定进行投资运作、未按照基金合同约定如实向投资者进行信息披露等违规行为。

打击“乱私募” 出清“伪私募”

【资料图】

中基协数据显示,目前,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为2.46万家,私募基金产品数量为近13万只,私募基金规模为20.38万亿元。

迈入20万亿元规模的私募行业,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其违规自融、侵占挪用基金财产等问题屡禁不止,规范化运作水平欠缺。对此,监管层不断推进“扶优限劣”措施,打击“乱私募”,坚决出清“伪私募”,持续加大监管力度。

中基协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231家私募机构被中基协注销,541家公司主动注销。2018年至2021年,被注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逐年增长,全部注销家数分别为772家、1072家、1057家、1234家。

今年4月,证监会在2022年私募基金与区域性股权市场监管、打非与清整工作会议中表示,要完善私募基金监管规则,优化私募基金监管和服务,稳妥化解行业风险,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各地证监局在通报辖区内违规私募的文件中,多次提醒私募机构应当切实提高规范运作意识,持续加强业务管理,尽职履行基金管理人职责,杜绝产生新的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今年以来,监管机构也通过积极举办辖区私募机构合规培训会、深入调研等方式,帮助私募机构树立合规意识,推动私募基金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记者 张娟)

关键词: 私募市场 扶优限劣